首页 > 都市言情 > 昭同 > 011

011(1/2)

目录

薇姑神色有些尴尬:“长太后,是赵夫人呢。”

“哪家夫人?”

“是王叔的夫人啊长太后。”薇姑不安地看了一眼赵氏。

长太后疑惑地看看赵氏,又看看韩非,脸上露出委屈的神色:“阿非娶妇竟不告诉我?是这妇人不比你好看,你怕老妇多嘴?当真有妇忘母,老妇我活着又有什么意思!”说着就哭起来。

薇姑连忙拍着她的背哄她,赵氏尴尬地站在一旁,多年来第一次感觉到如此手足无措。

看到赵氏尴尬,韩非也没什么高兴的心思——他这辈子从没干过哄人的事情!

薇姑急得不行,什么话都说出来哄长太后了,韩非伸手搂住老人轻拍安慰,赵氏自以儿妇,指挥着仆婢烧水端盘,一时室内乱作一团。

而此时珠帘轻动,来人见一室纷乱诧异道:“这是发生何事了?”又见简长太后在哭,忙小跑过去:“发生何事了?长太后且安,您与婢说说是何事触怀?”

韩非想揉揉跳动的太阳穴,奈何腾不出手来:“母亲……”

长太后扭着韩非的手,看着荇女,略微止了抽泣:“阿非娶妇竟不告老妇,可见心中无我这个母亲!”

荇女扫了眼室内众人,明白这是老人的癔症又犯了,有些无奈。然而长太后的身体也不能由着她继续哭:“长太后可别哭了,孟姬随婢来探望您了。”

宁昭同静静站在门口,看着趴在韩非怀里抬头的老太太。

长太后揉了揉眼睛,看向门口纤细挺拔的身影,嘀咕道:“这是哪家的孟姬,怎么未曾见过?”

荇女安抚地朝老人笑:“长太后是没见过呢,孟姬自蜀地回来不久。”

“蜀地?”老人一头雾水。

韩非将热水递给荇女,轻声道:“是儿的长女,随她母亲养在蜀地,前些日子她母亲去世,才来寻我。”

赵氏扯扯嘴角:嫡庶都无意再分了。

长太后闻言若有所思,片刻后朝宁昭同招招手:“你过来。”

宁昭同前行行礼,姿态很谦逊。

长太后打量她片刻,含了笑:“再过来些。”

宁昭同膝行上前,老人俯身一把搂住她,她有点不自在,却也没敢挣扎,轻声唤了一句“长太后”。

长太后笑着摸摸她的脸:“生得和阿非小时候真像,再大些定也是这韩宫最好看的!”

韩非想要搭话,却被宁昭同抢先:“那而今韩宫最好看的谁呢?”嗓音清脆,面上表情是韩非从未见过的天真明朗。

“自然是阿非!”

“阿绮也这么觉得!”

“你也这么觉得?”长太后倾身,惊喜地看着她。宁昭同摸摸后脑勺,露出羞涩的笑:“父亲很好看!”

“真是有眼光!不愧是阿非的女儿!你叫‘阿绮’?名字也同阿非一般好!”

“是父亲取的呢。”

“阿非竟然取名字都如此厉害?”

……

宁昭同维持着长辈们都喜欢的纯良微笑。虽然也不懂长太后到底是个什么逻辑,但是对这个年纪的老人来说,认同她说的都对就好了。

何况她的原则早就添了“只要你吹韩非我们就是朋友”了。

韩非在旁边默默听着,自动屏蔽掉周围目光暧昧的仆婢们。

可是“阿非哭起来也好看极了,改日我把他弄哭再让你来看”到底是什么鬼?她这个大女儿还认真地点了头?!

他觉得头有点疼。

赵氏也头疼。

为什么一进来长太后就开始哭?哭完了韩非那个庶女开始跟着她一起夸韩非?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仗着没人理她,赵氏很失礼地抬手揉了揉额头,深吸一口气:“长太后!”

长太后被她吓了一跳,看向她,眨了眨眼:“你是何人?”

赵氏憋着气:“妾赵氏,乃……阿非的夫人。”

韩非和宁昭同同时搓了搓手臂。

这回长太后倒是没什么大反应了,点点头:“是你啊,你来我这有何事?”

“妾同阿非来探望母亲,”赵氏挂起标志性的笑容,想拉近关系,“也有一事想问母亲。”

“有事啊,有事便说,何故托名探望老妇。”

赵氏脸色一僵。

长太后脸上也不见什么不悦的神色,只是稍微坐正了,朝着荇女道:“扶我起来,也让他们都去坐着。”

虽话有些不太中听,好歹是个要做正事的样子,赵氏连忙应了走在前面,第一个在位置上端正坐好:“妾的长子阿戍冠礼在即,且寻了一家淑女,想求之为妇,故来问母亲。”

宁昭同脸色不太好看。

“你的儿子,问我作何——”长太后看到宁昭同的神色,拍怕她的手,转了口,“哪家淑女?”

赵氏有点纳闷,刚才不是不再多问的意思吗?

“是……大王姬青要。”

长太后掀了掀眼皮,看着她,不说话了。

许久,长太后朝着韩非道:“此事你不曾过问?”

“儿子……”

“好了我知晓了,”长太后不耐地摆手,又看向赵氏,“你寻的亲事?”

赵氏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王后与妾俱认为,”

“荒唐!”长太后狠狠一拍大腿,又疼得龇牙咧嘴,“既是你的长子,便是青要的叔辈!便是而今世道不言古礼同姓不婚,又岂能乱了伦常!”

可韩戍不是韩非的亲子啊!长太后是当真不知吗?!

赵氏憋气,却又不能自揭其短。长太后身份超然,真要被她气坏了,怕是和她合计得热火朝天的王后能第一个把她推出来。

“王后与妾都觉得两个孩儿合适,便不欲因这等外人看法拆散良缘……毕竟我等妇人为人母,到底心疼自己的孩子。”赵氏抿唇,眼中泪光盈盈,向着长太后陈自己一番慈母心态,“何况……异辈通婚,而今也常见了。”

长太后却是冷哼一声:“你那儿子我且不管,青要身为大王姬,自有身作典范之责,岂能带头违礼?王后也是越发不懂规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