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光 02(1/2)
公交车在一个红灯前停下。这一下晃动让窗边昏沉的江汐清醒过来。一阵风从身后吹入车厢。江汐转过头朝窗外看,见头顶森森树冠遮天蔽日,沿途尽是南方小城的绿意盎然。公交停驻的路口处有一所老旧的学校,牌子上写着“某某中学”,名字却看不清。校门口生着两棵高大的桂花树,正值花期。香风背后的围墙里,一片红屋顶的矮房子错落相掩。
车又发动,行驶了一阵,天色更加阴沉下来。树冠之上的天空里飘起了小雨,被枝叶滤过了七七八八,剩下的水滴拍打在玻璃上,又汇成小溪流淌下去。在这潮湿的空气里跟随车身摇摆,江汐不久便又昏睡过去。
叶片沙沙摩擦,车轮接连碾过漂着桂花的积水……
头皮被阳光炙烤得又干又痒。江汐顿了顿头,慌忙从座位站起来,挤过众乘客往公交车的后车门移动,一手戴上了针织帽。
刷卡下车,江汐疾走在路旁的秃树中,一边掏出手机来看时间。1个小时5分钟,是从家里到岚骅的耗时,这5分钟任凭她怎么努力也压不下去。这次,到下车时她已用掉了1个小时。
走到一片花坛旁,江汐接收到袜子下面的脚脖传来的一阵酸痛,只得停下休息。这是她到岚骅入职的第一天——没吃早饭,满头大汗,迟到了。
好在,新公司迟到的风气竟较上家更盛。江汐办完所有入职手续后,办公室才渐渐被来上班的员工填满。
她捧着包和领来的电脑忐忑地跟在HR身后,穿过有些黑暗的办公区,到达自己的工位。空工位上堆着很多开封的零食,看起来之前是被当成这块区域的小休息区。江汐在零食中整理出一块空地放电脑,坐下一会儿,总觉得不稳,低头看到椅子掉了一只轮子。于是她又被迫横穿拥挤的办公室去另一头,推一把闲椅子过来,路上还被某个艺人的等身立牌绊了一脚。整层办公区是被立牌和海报包围的,某些出其不意的角落还堆着一箱箱物料。江汐就在这些“俊男美女”的注视下开始了办公,一边试图把他们的脸同名字对上。
就像小学生第一天入学一样。上一份工作里,江汐对每天面对的一切都十分熟悉、因而游刃有余;踏进岚骅一个上午,完全陌生的环境已经将她的安全感悉数没收。
接近午饭时间,江汐终于又见到了面试她的宣传总监陈玮知。
陈玮知的工位就在江汐对面。她脱下大衣,露出一套烟灰色的西装,脸上也仔细地化了妆,与上次宽松懒散的样子大相径庭。她同江汐打了招呼,便离开工位去开会。
江汐一个人吃过楼下买来的便当,想起面试时自己在“刘昂上课”上面出的丑,忙打开手机多搜索几眼刘昂的信息。选择无缝上班的缺点就在这里,春节假期里她还在给上家站最后一班岗,只能把做功课的环节一路拖到节后。至于“放松”、“休息”、“调整心态”之类的,早已被江汐默默从期望里划掉了。
还没功课出什么新体会,陈玮知从会议室回到工位上,看起来还饿着。
“下午先写几条文案吧,我空下来之后找你说后面的规划。”
说罢她喝了点水,又拿着手机和笔记本离开了。
需要文案的物料、要求和补充资料随后被发到了江汐微信。江汐把自己的作业一条条记录下来:有公司官方微博的行程预告、有海报文案、还有给艺人自用的宣传文案。
文案此前是江汐的长项。她原本计划:如果事事运转顺利,自己不必在文案上多费心,一路奔着策划努力就好了。然而上班第一天,这一串任务发下来,击得江汐头皮发麻、手足无措。她终于有点意识到,“从头开始”的意思。
公司此前的调性是什么样的?
海报文案的尺度怎么把控?
艺人自用的文案……她要怎么一个下午了解他们的性格?
江汐写了又删、删了又写,没一条能发给总监看的。她的背开始隐隐作痛,眉头拧在一起。幸亏对面的位置空着,陈玮知没机会看见江汐的表情。
江汐决定抓紧时间做功课,潜入官微主页和其他几位艺人活跃度不高的超话,努力感受,页面越开越多、脑子也越看越乱。天色渐暗,黄昏时陈玮知结束会议回到工位,坐下来吃掉一盒沙拉,又补上口红。江汐焦虑地注意着对面的动静。在陈玮知放下口红的一刻,江汐收到一条新消息:
来吧,对一对。
江汐黯淡地低着头,跟在陈玮知身后,走进一旁的小会议室。
陈玮知手上什么也没拿。江汐努力振作,将笔记本摊开来记录。
“目前的活儿其实不多。”陈玮知先出言安抚,脸上仍无太多表情,见江汐点头便继续向下讲:“不过我们的工作都是跟着宣传周期走。下个月,刘昂前年参演的一部网剧终于能播了,得赶紧准备起来。”
江汐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下关键词。
“具体到你身上,”陈玮知整了整袖口,“目前还是先写文案。你是工作过两年的人,我相信这周应该能适应得差不多了。10天之后,我会带你一起做策划,同时把一些资源对给你。一个月之内,我希望你能把媒介渠道接过去。”她连贯地把规划布置给江汐,眼神却有些飘忽迷离。
江汐无暇注意总监。听到节奏安排的一瞬间,她倒吸了一口气。
上次适应新工作,她还是个大学生,面对的是人生第一份工作,花了半年。如今总监给她一周……自己面试时不该那么卖力表现的,对吧?
“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说。”陈玮知停下来。
“没有。”江汐斩钉截铁地回答。
当然有问题,问题就在于,这才上班第一天,江汐就觉得自己可能适应不下来。但这是她唯一的路,她苦熬一个多月才求来的结果,她自己求来的结果。
在压力和前途的双重刺激下,回到工位的江汐放弃了做到一半的功课,硬着头皮在30分钟内赶出了5条文案发给总监。她紧咬着下唇,关掉聊天界面,不想面对结果。但新消息还是在通知栏闪烁起来。
江汐低着头,矜持地喝了几口水,不情不愿地点开聊天。
太平了
只有这三个字。
“平”是写文案的人最怕看见的字之一。字很好理解,但它涵盖的意义又可以很宽泛——没有起伏,缺少情绪,信息点不足,词句匮乏,互动效果不强……总监说的,又到底说的是哪一个“平”呢?
江汐埋下头来,一项一项和自己的几条文案比对。
天完全黑下来,下班时间也到了,并且她开始感觉到饿。总监就坐在对面,没走,一直在敲字。江汐抠着手指,删掉对话框里没发出去的询问,接着比对。她做了两年运营,她不应该想不出来。
10分钟后,思考似乎有了些结果,在5条文案里,她分散地插入了2个互动、3个疑似宣传关键点、6个表情,又把表述改了改,发了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