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2)
张家老爷子是古稀之年,张太傅也是将要知天命的年纪。
父子两闲来无事,便是在自家的塘子旁钓鱼下棋。
塘子是人工挖的,还是张有期少年的时候觉得有趣,亲自下场挖的,少年郎的喜爱来得快去得也快,老爷子‘赋闲在家’,见塘子景色极好,又令人布置了一番,命人养了鱼,然后就成了休闲之地。
“孩子大有自己的想法。”老爷子执子而落,干脆利落并未思考犹豫。
虽然是古稀之年,但保养极好,又无大事国事操心,看着是红光满面,精神抖索。
“还敦的妻子也是他自己挑选,你看看,如今夫妻两人的小日子过得极好。”
“还给你生了一个大胖孙子。”
张绍礼张太傅自是明白父亲所说的话,只是那孩子想娶的妻子,委实是困难。
“父亲,你当初进宫,与圣人可是达成了协议?”
“当初公主还小,圣人又怎么会轻易的许下承若。”老爷子轻笑,“不过是看小辈们自己的造化。”
“延卿打小就鬼点子多。”提起小儿子,在朝堂素来文雅又不失文人傲骨的张绍礼忍不住叹气,“以往也就罢了,这回自作主张以军功换公主婚事的延后。”
“幸得圣人并非是斤斤计较,若不然他那颗脑袋,早就搬家了。”
老爷子却是忽然哈哈大笑起来,他把棋子放回盒子里,看着张绍礼道,“你当年年少,也比不得延卿好。”
张绍礼红了脸,看着老爷子无言以对。
总归是有少年轻狂的时候,那时候的张绍礼,也没少让老爷子不操心。
轻咳一声,张绍礼转移话题,“那两府虽然在其中并没有多少作用,但是否是一个信号?”
“太子年幼,如今跟随东宫之人都是圣人钦点,有三心二意之人自然有死心塌地之人。”
“专王是宗室,但无论哪位皇子继位与他关系皆不大;因期是外戚,又不知收敛,如此下场是我等早就有得猜测。”
“只是这洪文君……”张老爷子皱眉,在思索,好一会,才道,“走得是敦王的路子,但所行之事并非是敦王一系的风格。”
“敦王?”张绍礼奇道,“这位殿下喜爱诗书不喜朝政,连朝会都不愿意出列,若非圣人……”言及此,张绍礼微微摇头,无奈道,“这位殿下恨不得日日沉浸于书海之中,痴迷得很。”
张老爷子只是笑了笑,不曾言语。
此时,张有期回来,见祖父和父亲在此下棋,他缓步过来,清风明月一般,作揖后道,“我要参加明年的春闱。”
没想到老爷子和张太傅皆是淡然的模样,张太傅眼皮不抬,道,“可有准备?”
“是。”张有期亦是神色淡淡,但眼神明亮精光划过,显然是胸有成竹。
“林海守孝三年,今年十月已经出孝。”张老爷子忽然道,“你二人皆是少年成名,林海痴长你几岁,乃是同一科南北解元。”
“当年他父亲突然去世,守孝三年并未进京赶考,你又少年气盛,”谈及张有期少年气盛,张老爷子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复又继续道,“今年他出孝,平心静气于家中温习,鼎贾三元之中必有他。”
“你若是要心想事成,必须考得状元,若不然一切都是枉然。”
张有期知道张老爷子话语里对自己的提点,他当初在西海沿子也不是闲着,公主要一个文成武就的驸马,他若是凯旋而归却疏于念书而无法参加科举,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是,孙儿明白,今天起孙儿便发愤图强。”
张绍礼对此事并不看好,小儿子打小就不爱读书,连习武都是懒散,虽然知道他一旦下定决心必然会做好万全准备,但……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父亲放心。”
这父子两……老爷子失笑摇头,不再多说。
功勋之间的姻亲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
就如贾家和冯家,谁也不想到几辈之前,贾家的姑奶奶嫁进冯家做宗妇。
近来,贾代善很心烦。
家里这一桩桩一件件事弄得他措手不及。
以前认为老大是扶不起的阿斗,没想到其中另有内情;以前认为老二是内有才学,没想到不过是哄骗他的;以前认为妻子温柔娴雅,没想到竟是内里藏奸!
特别是和宁国府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