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2/2)
幸好我一向处事谨慎惯了,智商也不差,更庆幸的是我选对了专业,应该说是在我父母的威逼利诱之下选的心理学。略微比别人更懂得察言观色、韬光隐晦的重要,再加上还有个格外贴心的弟弟,十岁以后当吃瓜群众的日子也渐渐过得有所改善,只是鸭梨依然比山大,生怕一个不留神小命就不保了!
毕竟在这府里有好端端的人凭空消失掉也属常事,根本就没有人会去关心,哪怕只是偷偷地问上一句。这弱肉强食的食物链法则从古至今都不曾改变过,何况我又只是个庶出的女儿,父弃母厌,也没有任何靠山,在众姐妹心中就是个任谁都能随意拿捏的“软柿子”,实在是不能不为自己早做打算!
说来也巧,半年前昱成帝接到镇国公的急件告边陲危急,不可调停。眼看着就要挑起战端,届时必定生灵涂炭,天下倾危,就想派出使节前往调停。谁知中头彩的恰是我那骄奢放逸、胸无大志的父亲!
别看他平时满腔热血,谈什么忠君爱国,可抛头颅撒热血,其实都只是逞口舌之快,全是糊弄人的架势,接到圣旨后便原形毕露,犹如是热锅上的蚂蚁,吃不下睡不着,几乎已要病倒,急刹了府里的一干人等。
我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平日也听了不少弟弟的说道,对这朝堂里的事情也算有些了解,知晓北岭关外这一年的气候极端的恶劣,几乎到了寸草不生的境地。
那蛮族本就不是大昱的对手,又分成了数个族群,向来不合,如今看似是齐心协力有了些规模就要挑事开战,可私下里仍是面和心不和。
说到底为的不过就是个生计问题!
其实大昱只需施予小恩小惠,解决了根本难题,就能暂缓战事,至少可保个三五年的相安无事。若想永保太平盛世,倒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少不得要什么公主和亲,签订盟约,兴师动众在所难免。不过我那个父亲,必定不会想得如此深远,他要得只是一解燃眉之急的法子罢了。
我也看准了这就是天上掉下的馅饼,绝不能白白地糟蹋了。当然手里捧着的心头好也不能浪费,好不容易嗑完了一把瓜子,我决定偷偷去给吓破了胆的父亲下剂猛药。于是在院子里转悠了半日,最后挑了他书房外的一处角落蹲着,这一蹲就是一个多时辰,眼瞅着天就要黑了,腰也快直不起来了,这才把他给蹲来了。
他脸色憔悴,眼中有些不耐又有些难言的复杂,虽只扫了我几眼,但还是走了过来,见我用树枝将一群蚂蚁分成了几个小群,便好奇地问我为何为之?
我便轻声答他:这群蚂蚁原来是三处的,一处多些另两处少些,这不为了争食争地盘打起来了,少些的自然打不过多些的,可它们却很机灵竟拉了同样少些的那处入伙,聚集在一块儿反而比那处多些的蚂蚁更多了,当即就要开战。女儿看得明白,想它们这般不顾生死就是为了生计,便将它们平均分成三堆,让它们各有各的食物和地盘,瞧这会儿哪里还有心思管旁的,更不要提互相勾结着攻城掠地了!
他乍一听竟然就听懂了(至今我依然有些“小骄傲”),顿时毛塞顿开,口中连连大喊着好字,将我这原先不怎么放在眼里的女儿更是好一番地夸赞,自此也算上了一分心。后来听闻他在出使前的那个晚上终于睡了个安稳觉。
数月后,他和镇国公凯旋而归,不费一兵一卒便平息了一场恶战。到底是嘴皮子顺溜的人有肉吃!赏赐之余,唯有我的侯爷父亲加官晋爵,被昱成帝封为宁安郡公,品级仅次于立下盖世功勋的镇国公。
那之后的一段日子,府里上上下下都格外忙碌,不但搬进了新建成的郡公府,而且还在府内大办宴席,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我当了整整十年的吃瓜群众,静心守拙,今朝也算是功德圆满,只日日捧着瓜子站在灿烂的阳光下已是美事一桩。想是这日头太过暖和,我竟忍不住吐出了一口长气,那还真是有十年一叹千古累的意境啊!
这口长久以来憋在心里的气还没完全顺畅,一片树叶就随着徐徐清风慢悠悠地飘落而下,我低头一瞧正是片被染黄了的梧桐叶。
一叶知秋,转眼竟又快到了倍思亲的佳节,而我最爱的亲人与朋友们却在遥不可及的另一个时空里,或喜或悲,有哀有乐,虽是再也无法共同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我对他们的思念却从未减少过丝毫,唯有那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PS:谁说穿越后就一定能XXNB的?!谨告诸位别傻了!即便是换了个时代、拥有了新的身份背景,可这路啊还是很长很远,而且荆棘丛生,难以估计,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走,横竖就是一句话到哪哪还不都是一样吗?!
呜呼哀哉!人间正道是沧桑。。。
李依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