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2)
“啊哈哈。”待那人读完,围坐在一起的其他几位少年顿时大笑起来。
其中一人道:“好诗,高兄读的可是李太白的新作?”
被称作‘高兄’的那人,坐回原位,点头道:“正是,家父对他的诗作甚是喜爱,每每李先生出了新作,家父都会誊抄在册,细细拜读。”
莫染拉着萧南城走至近处,便装做赏花不肯走了。
这处本就人来人往,他们停的近了点倒也不打眼。
其他人闻言俱都点头应和,另一人道:“李太白供奉于翰林院后,确实出了不少佳作,初春时,圣上于宫中奏乐行乐,特诏李太白作《宫中行乐词》十首,以‘夸耀于后’呢。”
‘高兄’道:“不止,前不久圣上携贵妃前往兴庆池赏牡丹,又命李先生作诗。”
其他人好奇的不得了,围上来问道:“如何?”
‘高兄’道:“李先生作了一首《清平调》,”说着又站了起来,目光放远,念道,“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听他念诗,众人仿佛也跟着入了景,闭着眼体会其中意境,一遭下来,好似亲身游览了一遍兴庆池,见到了美人、帝王与牡丹。
回味无穷,令人忘俗。
那个一直没有说话的青衫玉冠少年,此时道:“李先生有大才,如若一直写些靡靡之词,实在大材小用了。”
‘高兄’霎时变了脸色,沉声道:“杨兄慎言。”
其他人也被‘杨兄’的话惊住了,几人脸色各异,不久便各自散了去。
唯独那个杨兄还坐在那,神情也不甚在意。
莫染口中喃喃念叨:“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个贵妃比我还美吗?”她扭头看向萧南城,小眼神明晃晃的在问他。
萧南城好想说我没见过贵妃长什么模样,不能得出结论。但是突然一股求生欲油然而生,他改口道:“你最美!”
莫染嫣然而笑,她道:“我们走吧。”
他俩还有大半个寺院没逛呢,这就要走?萧南城忙问道:“前面还有好些地方没去呢,你不看啦?”
莫染看着前方的人群实在过多了,隐隐有些嫌弃,她道:“不去了,我们去酒肆。”
萧南城还能说什么,只好‘哦’了一声。
二人出了寺门,莫染见刚才那波人的马还拴在柳树下,其中有一匹正是银鞍白马,她眼珠一转,立即拉着萧南城上前。
他们骑了人家的马,大摇大摆地进了东市,停在了一家高句丽人开得酒肆门口,莫染下马,摸了摸白马头上的鬃毛,道:“小白马,回去找你的主人吧。”她说完拍了一下马的屁股,小白马便哒哒地跑走了。
萧南城学着莫染的样子,也拍了一下大棕马的马背,让马儿自行离去了。
二人一同进入酒肆,店小二赶紧迎上来,将他们带到一处视野宽阔的座位上,用蹩脚的官话问道:“二位客官,想点些什么?”
莫染坐下来也不问他们这的菜谱,只说道:“把你们这儿的拿手菜都上一份,外加一壶好酒。”
店小二看他们的穿着,女子穿得要好一点,男人就,但是看他长相如此出众,莫非是靠女人的小白脸?
莫染见他眼神飘忽,还不去传菜,眉头微皱,从荷包里直接掏出一片金叶子拍在桌面上,“还不快去?”
这下店小二更加肯定了,心里虽不屑,但是面上却不敢显现出来,忙一把抓起金叶子,笑哈哈地道:“客官请稍等,小的这就去。”
此时已近午时,食客渐渐多了起来,周围的空桌上慢慢坐满了人,而他们隔壁桌正好坐得是一队江湖中人。
那桌人打一坐下,嘴里就互相奉承地说个不停,声音特别大,莫染被吵得脑仁疼,手里忍不住取出三根冰魄针就要朝他们扔去,却突然听他们压低了声音,好像在商量着什么。
莫染倍感好奇,忍住不耐烦,运起内功侧耳倾听。
穿黑色外衫的男人道:“你们听说了吗,镇岳教邀请各大门派于七月初一齐聚黟山,召开武林大会。”
他对面的男人问道:“可有说在大会上商议什么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