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民国1924 > 第 18 章

第 18 章(1/2)

目录

第二天,是周末,盛云一大早起来,同老太太请安,饭桌上照例是稀粥的,她招手叫盛云过去:“我看你脸色倒好多了,正好今儿古老太太七十大寿,你同你母亲、大嫂一起去,也出门去走走亲戚,没得闷坏了。”

太太端了茶递给老太太:“妈,我看老六媳妇儿还是在家歇着吧,她那个身子,园子里吹吹风,就得半夜请大夫。”

老太太早上多吃了一个糯米团子,这儿会正不舒服,盛云摸摸她手背,笑:“我在家里陪着奶奶,怎么,奶奶如今不要我陪了,嫌我烦了?”这是一个慈祥又宽容的老人家,赠予盛云浓浓的舐犊之情。

老太太道:“我有什么好陪的,你病了几个月了,合该出去逛逛。花朵一样的人,拘起来做什么?邵家没这样的规矩?”

这话虽然是对着盛云说的,但是却句句都在点太太,太太只得答应了:“妈,谁拘着她了,只是她病了这几个月,冬天又冷,不好出门去受冻。正好,这天气也暖和了,赶明儿等您老人家好些了,还是同往年一样,去道观里住上半月。”

老太太是信道的,到底是当家的主母,点一点就行了,也没有必要给她没脸,叫太太领着盛云和大少奶奶两个人一起去,嘱咐:“同古老太太说,等我歇几日,就去瞧她,她们府上新修的园子我还没去过呢?”

大少奶奶就笑:“老太太,总说古家养园是有一套的,不知比我们家怎么样?”

九姑娘从外面轩子里跑进来,只听见这么一句,摇头:“亭台楼阁,曲水流觞,这些总是有的,不说也罢。只是单单藕荷那一池锦鲤是极好的,说是自从养在里面,就从来也没捞上来过,一撒鱼食儿,那池水仿佛沸腾了一般。”

太太也笑:“就惦记着那鱼呢?家里什么样的鱼没有?”

九姑娘点头:“鱼也不算天下无双,听说他们园子里,移植了一株上百年的银杏树,十个人都合围不上呢?”

太太摇头:“这本是寺庙里的,强行移植过来,有伤人和,树可是容易挪死。”

一家子,说说笑笑,仿佛刚刚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盛云静静坐在一边,老太太问她念书辛苦不辛苦:“听宋妈说你写文章写到半夜,叫你去读书,本就是为了纾解心情,可不要累坏了,反倒是本末倒置了。”

盛云握着老太太的手,笑:“知道的,只是我愚笨,只好多用功,总不能丢了邵家的名头,叫人家说邵家的人不成器呢。”

老爷穿着一身绸布长衫,走进来,朗声道:“很是,做人嘛,总是要有几分志气的。”他身后跟着邵以戈、邵以阶兄弟两,只是都穿着军装。

女眷都站起来,太太把堂上主位让给老爷,丫头们上茶,老爷端起成化青花小盖碗喝了一口,打量盛云:“很好,看起来精神了很多。”又问过了盛云可还吃着药,用着人参?

盛云一一回答了,老太太就道:“东北送过来一批参,看样子是极好的,你这样的身子就是一日三顿的培着,也不为过。”说了,又吩咐人,每日送了参汤过去。

九姑娘便笑:“奶奶,六嫂又不是瓷娃娃,您老人家至于吗?”

在盛云看来,老爷笑起来的时候总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十足的读书人,而非行伍中人,说话不紧不慢,儒雅又极有风度,在盛云醒过来这些日子,总是一副很和蔼的样子。

只是,他寻常是不笑的,更接近于一个严肃的军人形象。

邵以阶坐在一旁,淡淡的笑,瞥见盛云一副安静的模样,如有所思。

古老太太同邵家是姻亲关系,又是世交,论理老爷也该去的。于是,除却老太太,一行人便出门乘车,浩浩荡荡往古府而去。

古府现居住的园子唤做颖园,姑老爷亲自在门口迎接,互相见过礼之后,至于女眷则又换了轿子,一直抬到二门外。

这里的老太太大抵都是很喜欢听戏,或者这个时候也没什么其他的娱乐方式,但凡摆酒,总是要叫戏班子来唱上几出的。

古老太太今年七十大寿,头发全白了,身穿大红色五福裙褂,头上戴着黑金衮边的抹额,白白胖胖,一脸笑眯眯的样子,一看便是有福之人,她招手唤盛云过去:“几次打发人叫接你过来,你们家老太太说你身上不好,你看,脸都瘦了一圈了。你姑姑几次写信过来,叫我多照看你,还要亲自过来西安呢。”

盛云不认识她,不过感觉是亲近的,笑笑:“没什么大碍,早就好了。”

古老太太显然是晓得内情的,拍拍她的手,不说话了,叫人拿了戏折子来点戏,众人时不时瞥一眼盛云,见她很是端庄自持,暗道果然同传言一样,叫六少管教了一通,酒也不去吃了,舞会也不去跳了,浑然变了一个人,竟然也像模像样了。

盛云是无所谓的,过了会儿,老爷领着邵以阶、邵以戈兄弟两进来拜寿,古老太太是长辈,于是恭恭敬敬跪下磕了头。

古老太太笑,对邵以阶道:“老六,把你这媳妇儿借我两天,我老太婆留她在这儿小住几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