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许以青春 > 春泥

春泥(1/2)

目录

第二十八章春泥

慕青在开学时加入了话剧社和文学社。之所以选这两个社团,是因为社团的负责人是本系师兄师姐们。对于社团的真正情况,并不是特别了解。

参加了话剧社的一次活动后,慕青才知道自己选择话剧社是个错误。参加话剧社的许多同学,个性活泼,对话剧有自己的想法,情境表演也像模像样。慕青对舞台并不感兴趣,是个绝不喜欢站在舞台中央的人。对于剧本也不甚感兴趣,觉得远远不如散文、有意思。

第一次活动,大家在自我介绍后,随意抽选一个话题进行即兴表演。慕青抽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一个人在快要上火车时,车票找不到了,想了好多办法,终于在火车出发前上了车。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慕青想了好几种场景。觉得挺有趣,但说到表演,她实在不行,自己对着镜子练习了一会,果断放弃表演的机会。从那以后,也不再去参加话剧社的活动了。

对于文学社,慕青本来是有很大的兴趣的。她喜欢写点东西。从小学就开始写日记,中学时还跟风写了一些伤感的小诗。每天完成作业后,她常常一个人待在自己的房间里,随意读读书,写写东西,夜很静,心也很静,想象力却在这时候尽情驰骋。写,写散文,有的不错,有的很幼稚,不管写得怎样,慕青都认真收了起来,觉得充实又快乐。大大小小的作文比赛也参加了一些,有些还获了奖,这让她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写作,成了慕青放飞心灵,调节情绪的钥匙。她特别享受这种无拘无束、肆意挥洒的感觉。

正因为对写作的喜爱,她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文学社。只是文学社和自己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大家对写作的态度各不相同,写出来的文章,自己都觉得还不错,彼此却不太能欣赏。社长快毕业了,不大关心社团的事情。副社长是个大三的学姐,喜欢写朦胧的诗,喜欢写带有世纪末色彩的,读起来,总给人一种昏暗的、灰蒙蒙的感觉。

慕青喜欢明朗、流畅的文风,翻看大家的稿子,悲春伤秋的有,故作深沉的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有,朦胧晦涩的也有。看着看着,觉得有些乏味,心想,果然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己和这些人怕是难以互相理解。

翻到许致远的文章时,眼前一亮。潇洒大气的字体一下子就把慕青吸引住了。文章流畅自然,感情也朴素真挚。慕青把文章来回看了几遍,大有遇到知音的感觉。待到见到文章的作者,只觉得文如其人。

文学社是慕青对许致远一见倾心的地方。因此,尽管并未能很好地融入文学社的小圈子,慕青还是按时参加活动。

参加文学社也有一段时间了,慕青第一次和大家一起编辑了一期社刊。选稿的工作主要由副社长和几位学姐学长去做,慕青她们这些小喽啰,只是负责文字的编辑。他们一边修改,一边互相取笑:“这篇写得不咋滴,有点装模作样。”

“你也好不了哪儿去。什么‘他是他们村顶重要的一个人,又是最微不足道的一个。’这不是废话吗?”

“都没有小猪这句话最有韵味:‘从前有座山,山下有户人家,家里有条大黄狗和一个小伙子……’”

“哈哈哈……怎么不是山上有座庙啊?哈哈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