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1/2)
下午申时,杨林榆驾着牛车,带着一家老小回了家。
家里,周荷叶和张椿已经在准备晚饭了,今日豆腐生意好,留在家里的二十多斤豆腐全卖完了,晚上的菜就是炒青豆,豆角茄子,和炒胡萝卜了。
晴宝吃着碗里的鸡蛋羹,还傻笑的看着林云氏。
“这是怎么了,晴宝这么开心啊?”林云氏好奇的问。
“镇上好玩。”晴宝点头傻乐的说,今日镇上的热闹让小姑娘很开心。
大柱和二柱吃完饭,就拉着杨林榆数钱,一家人围着看他们算今天的收益。
“豆角茄子胡萝卜是两文钱一斤,黄瓜三文钱一斤,这一车卖了3682文,糖块有按斤卖的,二十文一斤,也有散卖的,一共是2132文钱,豆腐钱是545文,加一块今天算是赚了6359文钱,今天一天就赚了六贯多钱呢。”二柱高兴的说。
“家里的豆腐也卖出去完了,快有百文钱了,加一块今天算是六贯半钱了!”林云氏补充说道。
一家人听到这么多收益都是喜不自胜。
杨林榆笑着说:“这次把菜园里的菜都摘完了,接下来几天都不能卖菜了,大柱和二柱也能休息一下。”
“这是好的,正好这两天我和大哥也去地里转转,说不定也能抓点什么回来,现在野鸡野兔竹狸子都多,就山林子里抓个鹌鹑、斑鸠也行啊。”二柱兴致勃勃的说,一脸期待自己能去山脚转一圈看看。
四柱看着二哥想,希望这两天大哥二哥能玩尽兴点,不然以后玩的机会就不多了。
晴宝出去一天玩累了,晚上睡的早,何氏就抱着晴宝去休息了。
在一家人都准备睡觉的时候,四柱拉着杨林榆表示自己有事商量。
父子俩去了堂屋,四柱给亲爹递了杯水,然后开口说:“爹,我想了一下,六柱七柱还小,我和五柱读书,三哥学木匠手艺也算是个出路,大哥二哥总该有条生计的,以后好养家糊口。”
“你啥意思?”杨林榆脸色一瞬间变得极为难看,有种四柱说不清楚他就揍他一顿的感觉。
四柱立马就意思到爹理解错了他的意思,特别严肃地说:“爹,这些年我读书大哥二哥辛苦多少我都知道,但凡你和娘有一个人活着我绝不提分家,今生我有口吃的就不会让他们饿着,我只是觉得大哥二哥辛苦这么多年,不能一直为我们这些弟弟付出,不然我受之有愧,总该让他们自己过的更好才不枉为人子。”
杨林榆定定的看着四柱,一时间没有言语。四柱接着说:“本来,应该等我有所成就再说这些,可最近在家我想了一下,大哥为人忠厚,二哥聪慧机变,家里现有余银,完全可以让大哥二哥开店做些生意,不必每天这么奔波劳碌。”
“做生意哪有这么容易啊?就是做个屠夫也要有门杀猪手艺,找好卖猪的人家才行的。”杨林榆无奈的说,二柱卖个菜都混了这么些年才立起来,开铺子更难了,对于他们这种刨地的农民来说,不可能的。
“爹,咱可以做咱家擅长的。”四柱看着杨林榆说,想让他想一下家里的事。
“咱家擅长种地,你还能让大柱二柱去开粮店啊?二十亩地都不够自家吃的。”杨林榆笑着说。
四柱:“要是开饭馆酒楼呢?”
“这需要...”杨林榆说着停了下来,气愤的说:“你敢打我闺女主意,我弄死你。”
“我妹妹还不到三岁,我还能让她去炒菜吗?晴宝连手都不会洗好吧!”四柱觉得亲爹蠢死了,早知道自己和奶商量了,心里无数个白眼翻着。
“那你啥意思?”杨林榆疑惑的问,同时对四柱略有防备。
“咱在县里买家铺子,大小都行,让大哥二哥带着俩嫂子先在家和晴宝学几道菜,以后开店卖包子油饼粥,炒菜面条饺子这些简单的食物,肯定赔不了本,要是他们有本事学的多,开酒楼更好。到时候你和娘依然在家种菜,开铺子用的菜咱自家提供,手艺也是自己家的,咱自己县里,冲着秀才名头也不会有人找茬,几乎没有问题。”四柱认真的和亲爹解释,他觉得让哥哥开饭馆这个主意极好。
杨林榆一听也觉得好,他今天中午在镇上吃的肉丝面还没家里的鸡汤面好吃呢,大柱二柱去做生意,对外就说是四柱在书里学到的食谱,小闺女还在他身边,确实没有什么问题的。
“我再想想,明天和家里人一起商量一下。”
四柱一听杨林榆这么说就知道这事妥了,也不废话,直接回去睡觉了,对于亲爹怀疑自己会害妹妹,他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的。
中秋节,早上起来一家人都穿戴一新,林云氏穿着一身朱红袍子的新衣,喜庆的像过年一样。
“娘,我和晴宝去地里拔花生了,到时候摘青豆回来,三柱和我们一起去。”多米吃完饭抱起晴宝说,她喜欢出去走走,不想呆在家里包饺子,就提前开口说话。
“去吧,早点回来别乱跑。”何氏和大儿媳妇二儿媳妇呆在厨房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