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1/2)
收藏资料的屋中光线昏暗,小曦陪了人数日,已熟练掌握了路线,摸索着绕开几行架子,走到最里面一排,看见容貌端庄的少女低垂着头,专心致志地翻着手中一本簿子。
“小姐,到散值的时候了。”快到酉正了,吏部当值的人要回去了。
谢妍回过神:“好。”再看了片刻,将手中的本子插回到书架上。
她到吏部已经有七天的时间了,除了第一天是太子殿下亲自陪她过来的,后面几天都是她自行领着小曦过来,吏部的人虽然眼神中透露着浓浓的好奇,但基于是太子殿下开的口,谢妍又是敬国公府的大小姐,也没人敢明着问什么。
她爹敬国公是二十二年前承袭了国公爷的位置,然后入仕的。加上从叶景这长久的规划来看,复仇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要在京师布下一张网,没有十年八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她此番查询的时间,就是锁定在从二十二年前到八年前,这十四年间,朝廷所有官员的相关记载。这些人员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谢妍已经基本翻了个遍,但是并没见到谁的名字是完全契合那两句诗的。
她翻完了所有官员的记载,又开始翻一些珍藏的记录朝中大事的簿子,刚刚看的那本,当中讲了一件关于十七年前的事情,倒是有点关联。
这件事其实跟她父亲的联系比较小,跟平南郡王宁章的联系大一点。说是当时陛下任命了一个叫衡复的将军,镇守北疆和捭阖人抗衡,可此人在京师的时候,谈起带兵打仗,说的头头是道,其实是个纸上谈兵的草包,一到北疆,遇到捭阖人,他第一仗就溃不成军,之后就吓得龟缩在临川城中,任凭对方怎么叫骂都不敢出兵,丢尽了大郁朝的脸。当时的兵部侍郎宁章,就参了他一本,说兵部多次发文敦促,但这个衡复推三阻四,就是不肯发兵,陛下听说了这件事,大为光火,直接让都察院的人带着圣旨到了北疆,把这个衡复抓起来,就地砍了头。
这件事让人印象深刻,因为当今陛下算是个心地仁厚的人了,平素甚少有这样未审先判的情况,何况阵前畏战,虽然不该,但并未造成重大损失,革职可以,没到要人命的地步。
不过他们大郁,长年与捭阖人为战,捭阖人骁勇善战,大郁输多赢少。就前文来看,陛下在京师时甚为赏识这个衡复,力排众议立他做了将军,谁知道此人如此不堪重任……陛下感到上当受骗,一时没控制住情绪,也说得过去。
这件事跟她父亲的联系,只是在于一句表述,本来敬国公谢淮子承父业,是要领兵镇守北疆的,但陛下更倾心于这个半途杀出来的程咬金衡复,把统帅的位置给了他。
谢妍这几天翻的记录里,也就这件事情同她父亲敬国公有点关联,而且还牵扯到平南郡王。但是,第一,这件事本身,属于这个衡复自作自受,第二,就算叶景真是衡家后人,不讲道理想要报仇,找的也应该是平南郡王宁章吧?这跟她父亲和敬国公府并没有什么关系。
那这线索看来不对,她在吏部这几天,算是什么有用的线索都没获取,不过,这时间也不能说是白费。她父亲的情况特殊,是朝中的武将,除了和朝中文武百官有接触,还有一类人有接触,就是军中兵士,而这部分人的资料,是由兵部统一保管的。
谢妍再请了太子殿下帮忙,在兵部又待了好几天,她主要是查询她父亲领兵的黑鹰军中,相关的处罚情况,以及对应的兵士的信息,军队向来是军令如山,赏罚分明的,十四年间由统帅发出的处罚不在少数,而且动辙是数十人,有的还会一批次涉及上百人,谢妍看了几天,所有的资料才看了一半左右,可疑的名单抄了密密麻麻好几页纸。
但这当中,还是没有谁的名字完全吻合“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两句诗的。
看来她还得继续将剩下的资料看完,希望能有所收获,如果届时还是没有线索,那她只剩下一条路了。谢妍摊开手中的一张纸条,上头简单写着一个姓名和地址,这也是她从兵士的资料里抄来的。
张志,她父亲曾经的副将,五年前因伤退役回家乡锦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