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十集 遗民(1/2)
【康熙九年,闰二月,上午,咸安宫】
(今日端敏公主出嫁,佟世安奉皇太后懿旨到咸安宫送别端敏公主。皇后和长公主也在场。仁宪太后和端敏公主情同母女,执手相看泪眼。这让佟世安想起了自己的姑姑慈和皇太后。自慈和皇太后去世后,佟世安再也没有去过景仁宫。在神武门内侧送别端敏公主时,天空中飘扬的柳絮像雪花一样飘落,更添几分伤感。因此,端敏公主出嫁队伍离开后,佟世安选择从东华门出宫,顺道去了一趟景仁宫,没想到却在景仁宫里见到玄烨。)
【上午,景仁宫】
佟世安:皇上?(行礼)皇上吉祥。
玄烨:端敏出嫁,你怎么也跟着哭了?
佟世安:如果孝康皇后也能看着我出嫁,那该多好啊!
玄烨:以后要称孝康章皇后了。今天议政王和宗人府终于同意给皇妣加上尊谥为章皇后了。你若是想念孝康章皇后了,可以回景仁宫小住。你的房间朕一直保留着。
佟世安:虽然我最近是挺想离家出走的,但孝康章皇后不在了,世安住在宫里不合适。
玄烨:离家出走?
佟世安:我想跟着盛字号的掌柜们南下,带我娘去广州探亲。可我爹不同意。
玄烨:南下?
佟世安:嗯!大清幅员辽阔,可我出生至今还没离开过顺天府呢!我想去南方看看。但我爹说我快到及笄之年了,应在家中学习妇德妇言。他现在连家塾都不想让我去了,哼!为什么男孩子可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女孩子却被要求教以婉娩,不出中门?
玄烨:哈哈!朕倒是觉得,你以后可以嫁一个家里藏有万卷书,闲来喜欢云游四海的男子。他可以带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佟世安: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出去走走呢?况且,嫁给什么样的男子,是我能选择的吗?我爹心目中的理想女婿,肯定就是和他一样,每天上朝、下朝。而我呢,就乖乖在家相夫教子,如同娘亲一样。这次连玛姆都不帮我,好伤心啊......
玄烨:要不朕给你爹下一道圣旨?这样他就不能不同意了!
佟世安:来不及了,掌柜们已经出发了。我可不敢带着我娘独自上路,太危险了。
玄烨:想来朕出生至今,也从来没有离开过顺天府。目前能预见的,朕可以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孝陵了,也还是没能走出直隶地区。(摸摸佟世安的脑袋)好吧,就由你替朕好好看看这大好河山吧!南下之事朕会帮你安排妥当的,稍安勿躁。
佟世安:真的吗?谢皇上!您是全天下对世安最好的人了!
玄烨:但你必须在春节前回来,知道吗?
佟世安:那是自然的,总要回家过年的嘛!
(玄烨送佟世安到东华门,边走边聊。)
玄烨:除了广州,你还打算去什么地方?
佟世安:我想去昆山听昆曲,也想去江宁找曹寅。
玄烨:曹寅回家是去结婚的,你找他干什么?
佟世安:吃喜糖、喝喜酒啊!难不成,抢新娘吗?
玄烨:不是去抢新郎就行。
(他们路过小时候经常攀爬的废墟。忽然刮起一阵风,沙尘迎面扑来。玄烨立刻伸出手臂,替佟世安挡住风沙。佟世安用手捂住口鼻,屏住呼吸,闭上眼睛,头侧向玄烨。)
玄烨:风停了,可以睁开眼睛了。今年春天雨水少,所以沙尘比较严重。
佟世安:紫禁城真是一点都没有变。华丽的中轴线外,全是瓦砾。
(她一边吐槽,一边很自然地伸手拨开玄烨头发上的柳絮。)
玄烨:唉......这座城不仅建筑破损,制度也是不全的。但是朕要治理的天下在这紫禁城之外,实在是没有也不愿花时间操心这城里的事。或许朕需要一个助手,帮朕好好打理这座城。
佟世安:不是有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后吗?
(玄烨笑而不语,扶佟世安上马车。)
玄烨:离京后不要忘了常给朕写信,沿途驿站朕会传令下去的。到广州后,替朕问何大夫好。
佟世安:嗯,好的。
【康熙九年,三月初九,下午,太和殿】
(皇帝在太和殿宴请庚戌科进士,新任国子监祭酒徐元文作陪。)
玄烨:徐元文,听说探花徐乾学是你的弟弟?
徐元文:是的。
玄烨:徐乾学,朕没想到你对水利和漕运竟有这么详实的研究。这些都是你查阅史籍和实地调研后得出的结论?
(徐乾学看了看他的兄长,徐元文冲他点点头。)
徐乾学:臣的这篇文章,主要参考了臣的舅舅顾炎武编写的《天下郡国利病书》。
玄烨:顾炎武?(思索了一会)黄培诗案?
徐元文:姜元衡栽赃陷害,幸得皇上明鉴,臣的舅舅才得以无罪释放。
玄烨:这事发生时,朕尚未亲政,是事后才知道的。你要谢就谢当时的山东巡抚周有德吧。顾炎武的这本《天下郡国利病书》刻印了吗?朕想看一看。
徐乾学:据臣所知,此书尚未刻印。臣可将自行抄录的部分内容呈献御览。
玄烨:徐乾学,你家在昆山对吧?你应该认识佟国聘吧?
徐乾学:认识,我们俩在太学是同窗。
玄烨:他很快就要去江宁修族谱了。你给你的舅舅写一封家书,邀请他到京城讲学,别说是朕的意思。家书让佟国聘代为转交。
徐乾学:臣遵旨。
【第二天,下午,佟府】
(佟国维回到家中,觉罗氏坐在一旁,看佟世安拨打算盘,核对账目。)
佟国维:额涅,皇上有旨,国是由一个个家组成的。每个家庭的家史共同构成了国史。所以,皇上要求大家要重视族谱的编修,并特别点名咱们佟家。上谕,佟家两朝为官,佟家的家史就是明清两朝更迭的一个缩影。他要求佟家从辽阳、京城、广州派人去江宁参与宗谱修订。
(佟世安听到“广州”二字,立刻竖起耳朵,假装仍在认真对账。)
觉罗氏:这件事你和叔伯兄弟们商量就行。你们佟家族谱又不记载女眷,不用告诉我。
(佟国维无可奈何地瞥了一眼佟世安,叹了口气。)
佟国维:告诉您是因为,不知道谁告诉皇上,自己想去广州探望外公。皇上特命我允许她和慧如随京城的宗亲先到江宁,再随广州的宗亲去到广州。
佟世安(高呼):皇上万岁!
(佟国维朝她脑门敲了一下。)
【康熙九年,三月,下午,佟府】
(佟世安正在整理画板、画纸和碳笔,准备带着它们一起出远门。弟弟佟世宆侧躺在坐榻上,看着她收拾行李。)
佟世安:你平时不是过了中午就回来了吗?今天怎么这么晚?
佟世宆:哎!姐,你不知道,以前官学的先生不敢管我们。都是官宦子弟,他们就怕管得严,学生对自己有意见,回家告状,自己的仕途就断了。
佟世安:家长怎么能因为孩子告状就迁怒先生呢?
佟世宆:你以为全天下父母都和咱们爹娘一样啊?还真有觉得自己儿子受委屈了,打压报复官学先生的。
佟世安:这都什么家长啊?
佟世宆:但最近国子监新来了一位祭酒。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亲自到八旗官学抓迟到早退的学生,真拿戒尺打手啊!我们都很怕他。他本名徐元文,我们私下都偷偷叫他“徐阎王”。
佟世安:严师出高徒,我觉得挺好。
佟世宆:哎呀,想到你和娘将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在家,我还真有点开心。终于没人唠叨我了,哈哈!
(佟世安随手拿起一个靠枕扔向佟世宆,佟世宆假装被砸得很疼。)
佟世安:你别想着偷懒!
佟世宆:姐,我不就开个玩笑嘛!
【康熙九年,三月,上午,乾清门】
(退朝后,有很多官员向佟国纲和佟国维祝贺。)
大臣甲:恭喜国舅荣升内大臣。
大臣乙:恭喜,恭喜。
佟国维:谢谢,谢谢!
(玄烨把佟国维叫到乾清宫。)
玄烨:舅舅,满汉官员职务相同,品级却有高低,这肯定是不行的。朕完全理解汉官的不满。但当初辅臣是打着先帝遗诏的旗号,把汉官级别降下来的。朕现在想要恢复汉官级别很难办。你有什么办法能绕过先帝遗诏吗?
佟国维:先帝遗诏中有言,明季失国,多由偏用文臣。依臣愚见,因为当时朝廷的文臣几乎全是汉官,所以先帝才会以委任汉官为罪。但如今朝中的文臣是满汉兼用,不能再将文官等同于汉官了。恕臣直言,满汉一体是先帝留给皇上最大的政治财富,绝不可抛弃。
玄烨:嗯,这个解释好。不仅官员品级需要画一,官员处罚条例、文武官员优恤之例都应该画一。唯有公平才能让百官臣服。
佟国维:皇上圣明。
玄烨:好了,朕要去弘德殿听日讲了。舅舅也赶紧回家送夫人和女儿吧。
佟国维:谢皇上,臣告退。
【上午,佟府门口】
(觉罗氏和佟世宆站在门口,送别何氏、佟世安以及佟国聘夫妇。利类思也来到了佟府送别佟世安。)
觉罗氏:恭喜你啊,国聘,顺利从国子监结业了。给你安排了什么职位?
佟国聘:吏部笔帖式。
觉罗氏:挺好的。趁着正式步入仕途之前,赶紧出去玩玩,不然以后没机会了。
利类思:佟格格,这是我们三人写给广州传教士们的信。有劳您代为转交。
佟世安:没问题,我一定带到!
觉罗氏:国维是不是被皇上留下了?国聘,启程吧,别让船家久等了。世宆,送你娘和姐姐出城。
何氏:娘,再等等吧。
(佟国维及时赶到。佟世安坐上马车后,兴奋地向窗外挥手。)
佟世安:玛姆再见!我会想您的!
(佟国维与儿子一起送何氏和佟世安到城外。)
佟国维:内人和息女就有劳各位照顾了。
佟国聘:应该的,子持兄请放心。
佟国维:慧如,虽然现在南方局势稳定了,但你还是要注意安全。
何氏:嗯。子持,我不在家,你要照顾好自己。世宆,你在家要乖乖听话,知道吗?
佟世宆:知道了,知道了。娘,您快出发吧!
佟世安:是啊,娘,我们走吧。爹爹再见!弟弟再见!
(何氏的担心和不舍,和佟世安的兴奋、佟世宆的窃喜,形成鲜明对比。)
【康熙九年,三月,上午,德州渡口】
(客船停靠在码头,佟世安等人在船舱内吃饭,船家走了进来。)
船家:佟公子,我刚才在码头听其他船夫说了。今年北方大旱,河道干涸。咱们的船吃水深,再走下去怕是有搁浅的危险。您看要不这样吧,我退给您一部分钱,你们换马车继续南下吧。
佟国聘:这样啊?嫂子,您看行吗?
何氏:没问题。那我们一会吃完饭就收拾行李吧。
【康熙九年,四月,上午,山东境内】
(何氏、佟国聘的妻子王氏以及佟世安坐在马车里吃樱桃。佟世安掀开窗帘,四处张望。只见土地干涸龟裂,农民们在田边求雨。)
佟世安:娘,那些农民在干什么?
何氏:应该是在求雨。
(因为路面不平,马车十分颠簸。王氏开始感到头晕,叫停了马车,蹲在路旁吐了。何氏和佟世安在一旁照顾她。佟国聘立刻下马赶过来。)
佟国聘:娘子,你怎么了?
何氏:没事,晕车罢了。
佟世安:堂婶,要不您骑马吧?
王氏(有气无力):不行,哪有女子骑马走在街上的?这成何体统?
佟世安:可您都难受成这样了!
何氏:没关系。娘带了药膏,一会儿给堂婶抹一点就好了。
(佟世安扶王氏上车后,何氏在她的太阳穴和人中的位置涂抹药膏。佟国聘隔着车窗喊话。)
佟国聘:娘子,你要坚持住。到了江南,我们就可以换回水路了。
【两天后,上午,徐州】
(佟国聘扶妻子王氏登船。王氏留在屋内休息,其他人坐在甲板上聊天。)
佟世安:小堂叔,堂婶好点了吗?
佟国聘:嗯,好多了。幸得有嫂嫂一路照料,多谢嫂嫂。(行礼)
何氏:客气了。(回礼)
佟世安:小堂叔,在国子监学习是不是挺辛苦的?
佟国聘:怎么说呢,在国子监学习全靠自觉。在康熙六年之前,八旗生员是不需要考试的。荫监生即使全不识字也能顺利结业,照例给俸,随旗上朝。你可以选择过得很轻松。
佟世安:荫生都是官宦家庭的孩子,是怎么做到大字不识的?这是有多不学无术?这让那些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情何以堪?
佟国聘:这些学生多是父亲常年在外征战,母亲或者是汉人不识满字,或者是满人不识汉字,甚至是完全不识字,又不方便请先生上门。如果母亲再疏于管教,不识字不足为奇。
佟世安:看来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