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日常(1/2)
听说今日有新式机器割麦子,山脚下一大早上就聚集了好多人来看热闹,就连秦国的老三族也来了不少子弟,地里已经有台割麦机在作业了,看热闹的也懂规矩,并不会跑到人家地里乱踩,只站在地头围观。一来这个时代的人对粮食很珍惜,进地里人多了没有约束,碰掉成熟的麦粒就麻烦了;二来,麦伯也让人在边上看着,不让人随便上前,割麦机前面有个大锯盘,以免机器失灵不受控制把人割伤了。
割麦机手摇柄和主体长柄是用木制结构密实的柳木制成,长柄端头做成T型,便于抓握和控制割草机的方向,在长柄端头装了两根长布带,可以将长柄挎在操作者的肩头,便于操作割麦机作业。两个小木轮支撑整体割草机的重量,可前行后退,两轮之间的宽度恰好架在一陇麦的距离,精铁打制的锯齿盘在机器最前端作业,人在后面推着割麦机前行,据齿盘通过手摇变速轮带动下高速转动,用耐磨损的黄铜制成变速轮轴,手摇时也不太费力,麦子割倒后随着惯性向割麦机两侧倾倒,有人在后面跟着把麦秸打捆装车,整个割麦过程就完成了。
割麦机在地头唰唰地作业,两边齐齐倒下麦秸,速度快的令人惊叹,地头上的人禁不住议论纷纷:“此乃神器呀,比之我等收割快的太多了,你瞧这一会功夫,那一垄麦便割完了,后面收麦秸的都顾不过来呢。”
“不知这机器能租给我等使用?”
“你想的美,苏家再大度也不能不分轻重,老牛、锄头可以租借,这等精贵的机器岂会出租,就算租给我等,万一使坏了咋办?今年能租给我家两把镰刀就很满足了,别的我可不敢希求。”
“就是就是,今年镇上的地可不比这山脚下,地里出产的也不多,我家自己收割就行,可不敢用这等好器物。”
“瞎,你家地少,自己收割也没啥,我家兄弟六个,再加上我那荆妇的娘家兄弟三个,几家合起来今年开荒地就开了一千六百亩,地里出产再少也架不住地多,我兄弟和娘家兄弟不是进军营就是进了工程队,恁多麦粟等着我一家来收,不吃不喝一个月也割不完。”
“还真是,叫你那兄弟请假回来几个帮你收呗,众人的地也不能就让你一家受累。”
“眼下工程队赶着建城墙,去军营的几个都在外面执行任务呢,咋请假么?”
“租的租的,我适才听了一耳朵,山脚下的地收完了,就把机器送到镇上,听说左右不过再等三五天就能用上了。”
“真的?你可莫要哄我。”
“咋哄你呢,我可是听林二说的,要租借都提前到他那登记,他给排表,大家伙轮流使,你家有人在军营和工程队的还能优先呢。”
那边议论的热闹,这边秦国的西乞亥、白闻、孟燕几个人看的也仔细,互相交流这套机器的优点,孟燕说道:“首先是,解放了农人在抢收麦子时的高强度劳动,手柄设计的高度恰为人站立操作的最佳高度,无需弯腰就能割麦。”白闻加进去自己的观点:“其次,使用割麦机,比用镰刀割麦提升了十倍都不止,你看那边才割了前面一点,旁边一垄已经割完了。”几人都点头赞同。
为了方便比较,麦伯专门划出两块地做实验,一块还是用镰刀割,另一块用割麦机。在过去,通常一个壮劳力一天可收割麦地两亩,而用割麦机收割,一天能割二十亩,再配两个人收捆麦秸装车,比较下来,割麦机的工作效率简直是惊人的高。
苏青戈一行人来的时候,麦伯已经带着农人作业了五六亩地,对于这台新研制的割麦机的工作效率赞赏有佳,高兴的不知该说什么好。
林二进地里挂上割麦机又亲自实验了一番,之后便跟着割麦机开始记录工作数据,回来跟苏青戈商讨:“工坊还在改进这套机器,我想参考老十的脚蹬车,第二代割麦机若是制成四轮式脚蹬割麦机,到时就能实现三垄齐割了。”
苏青戈点头赞许道:“可行,不过,若要实现三垄齐割,你还需再把深耕机一并研制出来,深耕机的作用是将垄田的距离固定在一个标准尺度上,便于割麦机三垄齐割的操作,如果深耕机再有种麦的功能那就更好了,翻完地可以直接将种子跟着撒进去。”
林二凝眉细想:“割麦机是否也可以合并其中?”
苏青戈挑眉:“那样就再好不过了,但是制作难度也不小,一台机器要兼顾三种功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