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三国江东·步姬传 > 十三、别后

十三、别后(1/2)

目录

建安五年四月二十二日,孙策病逝于吴郡,年仅二十六岁。吴郡刚历大喜,又遭大悲,所有人都沉浸在痛失贤主的巨大哀痛中。

自领取印绶以来,孙权一直拿出远超年龄的沉着,井井有条地料理着兄长的后事,来吊唁者看到新主气度,皆心悦诚服。

但步芷沅总觉得他的精神状态十分危险,看起来就像是满弓之弦,稍有不慎就会弦断弓毁。

她端着饭菜进屋时,新任吴侯正支着脑袋在案前稍微合下眼,即使在此时,他的眉头依然紧皱,似乎梦中也有卸不下的重负。

孙权只觉得身心俱疲。他已经几日几夜未眠,忙着处理大小事宜。

从前看见兄长埋首于公务之余仍有闲暇与身边的人谈笑,自己帮忙时也未有感受,可只有真正上手后,才知道想要将一个诸侯身负的事情正常运转需要消耗如此大的心力。

听见有一丝声响,他只当是吕范又来催他吃饭,眼睛也不想睁开,沉声道:“子衡,我早说过,我不饿。”

“吴……吴侯,是我……”见还是吵醒了孙权,步芷沅不知道手脚该往何处放。

孙权睁开布满血丝的眼睛,揉着太阳穴道:“放下吧,我等会吃。”

吕范大概是几次劝说无效,干脆换了个人来当说客。

他倒是会选人。

步芷沅轻轻“诺”了一声,便不再多言,放下饭菜准备退下。可孙权见她似乎次次见自己都像只受惊的兔子,猜想是不是自己的语气不佳,叹了口气冲着她的背影道:“罢了,你用过午饭了吗?没有的话,就留下来陪我一起吃吧。”

步芷沅不知他是何意,但又想,他是新立的吴主,想要谁伺候着吃饭也不需要理由。于是转身回来为他布菜。

“坐下吧,这些事情不用你来做。”孙权说完后,拿起筷子开始吃东西,只是吃得很慢很慢。

步芷沅一愣,踌躇着依言在他对面坐下后,吃得非常不自在,几乎是在数米粒儿。不消一会他放下筷子,似乎是已经吃好了,步芷沅也马上停了下来。

“陪我出去走走。”孙权又说。

“……好”

步芷沅像初次见面时一般,跟在孙权后面一步的距离,两人一路无言,漫无目的地一直走到江边。

她不明白孙权是何用意。在她印象中,孙权总是独来独往,身边关系最好的,也不过是从小便一起读书的朱然。

或许,这个时候他也是需要人陪伴的吧。毕竟,吴侯印绶那么光荣,又那么沉重。

孙权独自走在江岸边,脑中萦绕的全是秦松早晨来禀告的事情——庐江太守李术听闻先将军去世,反了。

他这几日听从张长史劝言,不放任自己耽于悲痛,原以为能够以行动服众,却未想李术还是反了。皆因江东六郡中,除兄长自己任太守的会稽,有三郡是孙氏亲族坐镇,一郡交给三代老臣朱治也可以放心。唯有李术,与孙氏一族非亲非故,才会趁机作乱。

“李术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必须要想办法解决各郡不臣的势力……”

孙权忽然意识到自己自言自语说出了口,连忙刹住,心中却诧异为何会一时放松,说出心中正在想的事情。

难道是觉得这个小姑娘年幼无知,说了也无妨?还是觉得她安静柔和得像空气,所以不小心松懈了神经?

身后传来犹豫的声音,但说话之人还是说了下去。

“吴侯可还记得,自己曾说过,’外事不决,可问周瑜’……”

周瑜……周瑜怎么还没有回来?对了,先前他奉兄长之命镇守巴丘,无召不得擅回。眼下攘外之事尚且为次要,应该召周瑜回来安定内乱,再图其他……

孙权感觉疲惫的大脑好像清醒了一点。

“其实吴侯不必担忧眼下局势无解。”那个温柔的声音还在继续,“先将军继遗志时也只有十八岁,和吴侯此时年龄相仿。先将军可以凭数百之众始创江东,如今吴侯麾下纵然有叛者,更多的却是殚精竭虑的忠臣啊,何愁大计不成呢?”

孙权闻言停下脚步。

从前他只觉得兄长指给自己的少女年纪小,身姿又柔弱,如今才发现,原来温柔如她,也是有力量的。

他转身想要说句感谢的话,却见身着缟素的少女已经停下脚步,似乎是被江边美景吸引了,清秀的双眸远眺着对岸的苍郁群山,侧脸连同脖颈如同凝着霜雪般纯白无瑕,鼻子的线条优美柔和,嘴唇如春花般娇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