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2)
离竹宴过好几天,京城下了一场雨,洗净了一片嫩意,山上变得一片青苍。
听闻离京城不远处,有一座小庙,香火虽不盛,可风景甚是不错。
裴暖双手托腮,趴在案几上,听着王氏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不过那座小庙倒是挺奇怪的,离京城那么近,按理说香火应该挺多的啊。
王氏敲了敲裴暖的头∶“你知道什么,那小庙一座菩萨都没有,谈什么香火。”
裴暖咂咂嘴∶“一座菩萨都没有,那还去什么。”
“小庙虽无菩萨,可那里住了一个隐世的大师。”
裴暖还头一次听说,小庙上住了一个隐世的大师。
最近裴父终于闲下来了,恰巧也想再看看着京城的风景。
裴暖撇撇嘴,只好和王氏一起去。
路上,裴暖趴在马车窗外,伸头看着一路绿意盎然,没想到时间过的那么快,来京城都快一个月了,也不知道裴兰和裴狄在梁州过的好不好。
裴狄那小家伙,还给自己写信,问裴父和王氏什么时候回去。
空山新雨后,清溪江上,白鹭飞,戴着青箬笠的艄翁披着蓑衣,悠闲自乐的垂钓。
行了一盏茶的时间,终于到了,裴暖仰头看了看这座小山,山倒是不高,颇有几分清新秀丽的味道,尤其是雨后,空气一阵甜润。
出来游玩,王氏准备了不少吃的,裴暖一踏一踏的走在最后面,春月给裴暖拿着吃的,兴致勃勃。
山上的箬叶开得极好,被雨水洗了一番,叶子嫩绿嫩绿的。
走了不知多久,前方依稀可见屋子的檐角,檐角挂着一条一条的红绸,随着风轻扬。
爬了一路,王氏有些累了,想去小庙歇会儿脚。
裴暖跟着裴父和王氏进了小庙,裴暖四处打量着小庙,其实这也不是座小庙也算是个古刹,似乎已经有些年头了,久远的气息扑面而来,陈旧的砖瓦长满了青苔,绿树成荫的古树立在川井中,几乎盖住了屋瓦。
裴父的目光也落到古树身上,缓缓开口道∶“这棵古树都已经是前朝留下的了。”
裴暖望着这棵树,喃喃道∶“岂不是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这座小庙格外冷清,耳畔依稀都能听见棋子落下的轻响声。
裴暖扭头看去,才发现树下坐着一个老和尚一人在独自博弈,看上去颇为脱凡超俗。
裴父行了个礼∶“道云大师,我们一家人上山游玩行至此处,想在这歇息一会儿,打扰了。”
那老和尚含笑,轻轻摇头∶“裴大人,无妨。”
裴暖看了那老和尚好几眼,那不是在白骅寺遇见的老秃驴吗!
裴暖咽了咽口水,或许是裴暖的目光太直接了,那老和尚竟然起身朝着裴暖走来,伸十合一道∶“施主,好久不见。”
裴暖没想到这老秃驴还记得自己。
道云径直走向裴父,祥和道∶“裴大人可否愿意陪老衲下盘棋。”
裴父自是点头答应。
大齐建国不过百年,这小庙也存在了百年之久,传说这座小庙也是前朝遗留下来的,不知为何至今还存在。
裴暖对这儿颇有兴趣,四处转了转,果然如王氏所说,这里一尊佛像都没有,进了屋一股凉气扑面而来,裴暖还跑去摸了摸柱子和墙上的画。
春月顿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忍不住小声道∶“四姑娘,你消停点。”
裴暖拍拍手∶“没事,我就看看。”这古刹看着挺小的,谁知走进来里面还挺大的。
春月看着越走越偏,心中不免有些担心,上前拉住裴暖的衣角∶“四姑娘,我们还是回去吧。”
裴暖眼睛往那边瞟了瞟∶“春月,你瞧那边还有一个偏殿,我们看一眼就回去。”
春月拗不过裴暖,只好跟着裴暖一起。
那偏殿在山崖边上,是一间独立的屋子,春月怎么看都觉得瘆人。
崖边长着蔓草,远看过去青青一片。
踏进偏殿就是一股木头腐朽之气,梁上挂着蛛网,这里年代久远再加上长久没人修葺,看来这里很少有人来。
裴暖捂住鼻,四处看了看,春月绷紧了神经跟着裴暖,这里给她的感觉怪怪的。
偏殿里没有佛像,倒是有一些旧灯盏。
春月小心翼翼的跟在裴暖身后,眼睛四处乱看,忽的看见阴暗的角落里有一滩血迹,春月吓得惊呼出声。
“四姑娘,我们快走吧!”春月咽了咽口水,往阴暗的角落指了指,吓得快哭了∶“那里有血迹。”
裴暖往阴暗的角落看去,只见地上有一滩未干的血迹,裴暖走近了几步,春月连忙拉住裴暖∶“四姑娘别去!这里这么偏僻,万一有什么凶恶之徒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