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组日常(1/2)
“早上好,绵羊。”“早呀,小绵羊。”
“早,早。”
学生t:“考核准备得怎么样?”
学生j:“还可以吧,但我更想要意识分。”
学生u:“为了智者的体验申请?”
学生j:“那可不,我还差4分就够400了。”
众:“哇!那么高!”“意识分好高呀!不考虑去E 班?”“A 班A 组也要求意识分高的,考虑下?”……
走廊,我拨了拨嫩花细草,有意无意地听着同学聊天。
百多年前学校规制改变,除开六岁前的学前教育,六岁后进入住所附近的学校,普及三个阶段的教育,每个阶段学习四年,之后也可以选择继续更高阶段的学习。第一阶段学习科目多且简单,第二阶段开始划分学科,第三阶段主要通过工作实践来完成学业。
学校的班级分类:第一阶段班级无特殊设置;第二和第三阶段班级设置有关联,用alive bloom create divide EQ 分别表示原有、活力、创造、区划、情商的抽象意义,分为ABCDE 5个班。每个班又有ABCDG 5个组,前四组含义同上,是定型(能稳定发挥的相关学科)的,G 组代表成长,还未定型。而我,小绵羊,是B 班G 组的学生。
每个季节都有季度考核日,时间上对应每年2,5,8,11月的下旬。学校会给予学生考核,并于月底统计出该季的分值,除去课业分,最通用的就是意识度了。
“发呆呢?”大忙人突然出现,“G 组就是好!任务有搭档带,理论都是写反馈。”
“和你换?”我挑了挑眉毛。
“……”忙人不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