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2)
永安宫内,跪着一票花红柳绿、各有千秋的纤弱娇影。她们一个个貌美如花,妆容精致,乍一眼看过去,当真是一个个的可人儿,却都哭得梨花带雨,声泪俱下,我见犹怜。
主座上,颜宁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语气温和又有些无奈地道:“各位姐妹,好了好了,都起来吧,本宫答应了便是。”
众嫔妃们听到这话,一个个面露喜色,忙不迭地道:“嫔妾多谢皇后娘娘!”
看到她们都起来后,颜宁笑笑道:“好了,本宫乏了,时辰也不早了,你们都回吧。”
“是。嫔妾告退。”
众妃嫔们鱼贯而出。
终于得到清净的颜宁差点忍不住瘫在座椅上,她扬声喊道:“玉春,快来帮我捶捶肩。”
“玉夏,帮我揉揉腿。”
“玉秋,帮我沏杯茶,雨前龙井啊。”
“玉冬,你去通知前头,就说本宫亲手炖了一盅补品要给皇上送去。”
颜宁的话刚落音,身为皇后娘娘的四大护法,哦不,四大近身随伺宫女分别依照她的吩咐行动起来。
玉春轻巧地捶着颜宁的肩膀,她性子沉稳,做事也很稳重,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可是玉夏却是个急性子,心中藏不住事,她一边给颜宁揉着腿,一边忍不住笑嘻嘻地说:“娘娘,您今儿个真是让奴婢意外。”
说起来,永安宫内几乎每天都要上演之前的那一幕,可是这一年来,皇后娘娘都以各种理由搪塞了过去。唯独今天皇后娘娘却突然答应了那些嫔妃们的请求,能不让人感到意外嘛。
要说那些妃嫔们所求何事?
这后宫里的女子,无非就那么一两样——恩宠和龙嗣。
如今的大夏国皇帝,自登基以来,一直勤政爱民,广施仁政,深受百姓爱戴。这本身是件幸事,可偏偏皇帝对后宫之事不甚上心,三宫六院,佳丽各有千秋,他却几乎很少召幸。
原先那些嫔妃们还抱着一线希望,可时间一长,她们发现皇上就连对皇后也是如此,内心也就对恩宠这事差不多绝望了。
可——
恩宠事小,无后为大啊!
皇上已经二十三了,至今还没子嗣。
大夏国法规严苛,立国之初就有一项规定——凡已婚男子者,必先由妻子生出嫡子后,方能让其他妾室诞下子嗣。
这个规矩是老祖宗定下的,就连皇帝都要遵守。
可是咱们这位皇后娘娘嫁给皇上都快三年了,肚子还没动静,后宫里的那些妃嫔们能不着急吗?
是以,她们就在每日前来问安的时候,跪上那么一跪,哭上那么一哭,求上那么一求。
嘴上说的都很冠冕堂皇,但宗旨无非就一个——请皇后娘娘早日诞下龙嗣!
不仅后宫嫔妃,就连前朝的那些大臣们也在皇上面前频频说起此事。可见满朝上下,宫里宫外的多么忧心这件事。
可偏偏他们的皇上和皇后娘娘却好像不怎么在意。夫妻俩每个月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除了特定的初一、十五,两个人平日里互不干涉,互不打扰。时间长了,就连她们这些当奴才的也发愁啊——这么下去,何时才能有小皇子啊?
没想到,今日皇后娘娘却突然应了那些嫔妃们的要求,也就是说,她们期盼已久的小皇子有希望了!
这当然是一件令人惊喜又意外的事。
颜宁懒懒地睨她一眼,“你这小丫头,幸灾乐祸是不是?”
“奴婢哪敢啊,奴婢是替娘娘高兴!”
“哼。”颜宁轻哼了一声,伸展了下四肢,这才觉得全身的僵硬感好了些。也不知道这些古代人有什么毛病,椅子非得做得那么大,还得规规矩矩地坐着,每次都腰酸背疼的。
她抬手轻挥了一下,玉春和玉夏两个人都停了手。
玉秋刚好端着一杯沏好的茶过来,颜宁伸手接过来,闻着这熟悉的淡淡茶香,她整个神情才放松下来,轻抿一口。
嗯,好喝。
长长地喟叹一声,颜宁的脸色终于好转了。
她站起身,一副准备上战场的样子,道:“给本宫梳妆。”
“是,娘娘。”
不多时,一身明艳的颜宁在玉春和玉秋的搀扶下,坐上了辇轿,前往皇帝的办公场所——仁政殿。
——
刚下了早朝的皇帝才回到仁政殿,只听一声通报传来:“启禀皇上,皇后娘娘求见!”
皇帝眉头微不可见地轻皱了下,转眼看向了一旁的太监总管福公公。福公公连忙道:“皇上,刚才皇后娘娘差人来说,娘娘亲手炖了一盅补品,想送来给您尝尝。”
皇帝面无表情地挥了一下手,没说什么。
福公公心领神会地点头退了下去。
过了一会,颜宁领着玉春和玉秋进来了。
“臣妾见过皇上。”颜宁福了福身,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
“起来吧。”
“谢皇上。”
颜宁起身后,转身示意玉秋把托盘放下,露出一抹娇俏的笑容,温声软语:“皇上,近日天凉了,这是臣妾亲手为您炖的补品,可以滋补养身。您尝尝……”
“皇后有心了。”皇帝淡淡地一句,目光放在手里拿着的书上,“放那吧,朕待会再用。”
“皇上,太医说了,这补品啊得趁热吃。臣妾喂您好不好?”
“不用……”
皇帝拒绝的话还没说完,唇边已经凑过来一个瓷白的玉勺。那只执勺的手,细白、纤长,微微翘着兰花指。
视线再往上,美貌娇媚的人儿明眸皓齿,笑容娇艳。
福公公在一旁着急地想开口说什么,皇帝眼角余光划过去,他硬生生地止住了话语。
不知怎地,皇帝张开了嘴。
白玉勺轻轻送入口中,清香爽口的汤汁顺着咽喉滑了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