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1/2)
离开炮厂,经过小半个月的整顿,步兵营和耀教导侦察连和军官的学堂,在火箭营里,本来是要在步兵营,今天还有另一件要事要办,就临时改在了火箭营。
只教授了一上午就结束了,各自回去继续背诵步兵条例。
明末官兵的风气极其败坏,干起烧杀抢掠的勾当比起流寇还要熟练,
闯王高迎祥和李自成受到百姓拥戴的最大原因,就是流寇的军纪比官兵要好很多。
军纪都十分的败坏,更不要说操练了,十操一已经是精锐了。
自卫队的月饷很高,吃的也很不错,每天都能见到荤腥。
待遇好到那些当初拒绝的乡野百姓,肠子都悔青了,可不是用来养闲人的。
朱舜的要求是一操一,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操练,操练出来强壮的体魄,钢铁般的意识。
火箭营的操练,就更加烧银子了,尤其是朱舜接下来要进行的炮表操练。
火箭营驻地附近有一处围起来的靶场,为了掩人耳目,挂着王恭局炮厂的靶场牌匾。
宽阔的靶场,运来了一批东风火箭,四种型号都有。
朱舜和曹耀宋应升带着军官们来到靶场,交给曹耀一摞金属铭表:“这是火箭的炮表,曹兄看看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炮表为了防止损坏,特意用精铁做成了一张薄薄的铁皮。
曹耀接过来,很久就被上面表格新式的记录方式给吸引了。
简单,明了。
扫了一眼,眼睛定在了上面,看了很久感慨道:“会首不去辽东,可惜了。”
相处了这么长时间,宋应升很了解曹耀的脾性,看似不温不火,其实骨子里眼高于顶的很。
辽东这么多名将,只瞧得上两个半。
一是一手缔造宁锦防线的帝师孙承宗,二是辽东督师袁崇焕,另外半个就是不怎么出名的杨嗣昌了。
曹耀这一句称赞,看似简单,其实是从骨子里开始佩服朱舜了。
宋应升惊奇的抽出来一张,看了几眼,作为一名士,更为在乎的是新式的记录方式:“有了这种记录方式,先生在仕林也能留下一定名声了。”
扫了几眼炮表,同样是忍不住感慨了几句:“正如曹贤弟所说,先生不去辽东真是可惜了。”
朱舜淡淡的笑了笑。
说是炮表,更为准确的说应该是射表,炮表是针对于火炮的说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