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1/2)
方刘氏正在屋里做鞋子, 她打算在冬天来临之前,给家里每人做双棉鞋,正好用上自家新收的棉花。
看见安橙身后跟了个陌生人,她连忙起身让座:“回来了, 这是?”
“妈,这是小杨,从省城来的, 我准备在地里搭个大棚,他是来帮忙的。”
“哦,大棚啊,我听你爸说了。”
因为说方言的话杨万里有点听不懂, 安橙这时候也说了普通话, 方刘氏一边听一边惊讶。
安成啥时候会说这么洋气的话了?上初中学的?她心中满是疑问。
“阿姨好,我叫杨万里。”
杨万里面对着陌生的长辈,表现的很是斯文, 他轻轻往上推了推眼镜, 脸上挂着微笑。
“好,好,来坐。”
方刘氏实在是没想到, 自己儿子就是去县城转了两圈,怎么还能认识省城的人, 而且让人家来给他帮忙。
而她也是第一次见到来自省城的年轻人, 有些手足无措, 都不知该怎么招待了, 也不知道人家嫌不嫌弃家里的茶碗脏。
看这小杨一副没有受过风吹日晒的样子,比村里的小姑娘都白净。
脚上穿的鞋子样式她也没见过,一眼看过去就很高级;还有身上的上衣裤子,板板正正的,哪一样都是好料子做的,看起来仿佛发着光似的。
这么一来,她感觉自家这个坐了许多年的小椅子实在是脏的很,怕把他的裤子染脏,弯下腰准备拿袖子擦擦。
安橙瞧见了,忙把她扶起来:“妈你干啥呢,万里过来坐吧,我给你倒杯水。”
“好。”杨万里依言坐下,环顾了一圈,看啥都感觉稀奇:“阿姨,您这是自己做的鞋?好厉害。”
他刚进来就瞧见了旁边的针线筐子,里面鞋底鞋面是分着家的,零零碎碎摆在一起。
“这算啥,不厉害。”
方刘氏虽然能听懂普通话,但是不会说,她感觉自己有点丢儿子的人,便不敢多说。
“我去做中饭,你们歇着。”她挑开帘子走出去。
正好方济宗也走过来,他拉住方刘氏,悄声问道:“就那个,安成带回来的那孩子咋样?”
方刘氏看着自家老伴这张笑容过大的脸,有些不明所以:“挺好的啊,很乖巧,懂礼数。”
“那就好,那就好。”方济宗往前走准备进屋,突然想起了什么,然后又转过身:“孩他妈,你快烧点水,我得洗把脸,刮刮胡子。”
方刘氏:......
“快着啊,我去拿刮胡刀,就我这胡子拉碴的,我怕吓着人孩子。”
说完,他直奔西屋而去。
方刘氏总觉得他这反应有点过了,儿子的朋友也是小辈,又不是啥领导,至于这么紧张吗。
不过想起小杨干干净净的样子,孩子他爹想打扮打扮也行,就当是给儿子挣点脸。
-
方刘氏出去后,两人在屋子里东拉西扯起来。
“你妈妈不会做鞋子就算了,你奶奶外婆也不做的?”安橙往搪瓷缸里倒了点热水,递给杨万里:“渴了吧,喝点。”
“我从出生就没见过奶奶了。”杨万里接过来,轻轻吸溜了一口:“反正我外婆不会,没见她做过。”
“好吧,看来你是真没见过。”
他外婆都不会,更别提他妈妈了。
“看来你们一家都是知识分子呀,是国家的栋梁呢。”安橙道。
“嘿嘿,过奖,就是多读点书罢了。”杨万里被夸的美滋滋:“安橙,你家这房子虽然旧了点,但是院子是真的大,能打羽毛球了。”
“别说羽毛球,足球也能勉强踢一下。”安橙也坐下,给自己倒了点水。
杨万里睁大眼睛看他:“安橙,我以为你不知道啥是羽毛球呢!”
“我好歹也是上过初中的人好吧?”
“嘿嘿,也是。”
安橙起身:“你等着,我去里屋找纸笔,画个蔬菜大棚的图。”
时间是容不得浪费的,要干正事。
“嗯,好。”杨万里点点头。
安橙推门去里屋,从陈旧的柜子上面,翻出方安成的旧作业本和铅笔,用碎布擦擦上面的浮灰,拿到外面去。
“我先写一下步骤,然后画一个大致的设计图,你看看有什么问题。”
安橙坐下,把本子放在旁边的矮桌子上,开始写写画画。
杨万里支着头看他:“安成,不知道怎么了,虽然我不知道你画出来是什么样子,但就是觉得你特别专业,像是以前就做过一样。”
“是吗?”安橙抬头一笑:“还要你多指点。”
“这么谦虚。”杨万里小声嘀咕道:“你挺厉害的,敢想敢干,比我强多了。”
安橙在这边忙图纸,殊不知他爹在那边破天荒的刮起了胡须。
要知道安橙来到这里以后,就从来没见过方济宗刮胡子,就算是在方安成的记忆里,这种现象也是很少有的。
方济宗在西屋条几上的镜子后面,找出一个小方铁盒。
只见那铁盒约莫两个火柴盒大,上面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里面是刮胡刀,是半年前方济宗花八毛钱把它从集市上买回来的。
就没怎么用过,想起来了才用一回,平时都是用剪刀把胡须剪短了事。
这回为了见未来的‘儿媳妇’,也是特地打扮了一回,毕竟人家是城里人,讲究着呢。
先用热水和香皂仔细洗了脸,然后用它反复刮过两鬓以及络腮的花白胡子,直到全部刮干净,再梳梳头发,又洗了一遍脸。
还别说,这胡子没了之后,看着最起码年轻了五岁。
去堂屋的路上,方济宗还整了整衣领子,拍了拍裤腿上的土。
他在门前站定,深吸一口气,拉动嘴角做出一个灿烂慈祥的笑容,然后拉开帘子:“饿不饿?一会饭就......”
“做好了.....”
方济宗中气十足的问候语说到一半,在看到坐在儿子对面的‘儿媳妇’之后,音调骤然下降,整个垮掉了。
他一边脸一下子僵住,另一边脸反应慢,上面还挂着笑,看起来像是在大力抽动一边的嘴角。
“爸,你咋了?”安橙连忙站起身:“哪里不舒服?”
嗯,话说,他爹脸上是不是少了点什么东西?
杨万里也吓了一跳,起身走过来:“叔叔,你还好吧?”
方济宗心中大起大落,好不容易控制好表情,他看着身边跟他儿子差不多高的杨万里,眼里仿佛噙着泪水:“孩子,你打哪来?”
“爸,他是省城来的,叫杨万里。”
安橙觉得方济宗这表情很不对,很不正常,像是在极度控制失望。
杨万里被方济宗这湿漉漉的眼神看的有些紧张:“叔、叔叔,你认识我?”
方济宗摇头:“不认识,你....你坐,坐吧。”
“爸,你真的没有哪里不舒服?”安橙又问了一遍。
“没有。”方济宗摆摆手:“我去看看饭做好了没有。”
他离开后,屋里的两人都露出‘别问我,我也不知道’的神情。
“万里,要不是你家是省城的,我还真怀疑你跟我爸有什么关系。”
杨万里重重点头,两手交握:“你说的对,叔叔看我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只被狼咬伤的小兔子,满眼尽是悲怆。”
“啧啧,你理解的还挺透彻。”安橙被他这酸唧唧的话弄的鸡皮疙瘩都差点冒出来:“我继续画图了。”
因为安橙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方刘氏有心很孩子们做点肉吃,但是现在再去镇上割肉的话,就跟不上了。
所以中午做了香喷喷的鸡蛋面,外加一盘炒花生。
端上桌的时候,方刘氏很是不好意思:“家里也没啥好的,中午来不及准备了,等下午我再去镇上割点肉。”
杨万里连忙摆手:“不用了阿姨,就这家常便饭就挺好的,我也喜欢,您做的挺好吃的。”
开玩笑,站长说了,在安成家吃饭的饭钱也是要掏钱的,虽然是报销,但是他花太多的话,站长会不开心的吧?
不管怎么样,他决心要在方方面面都给站长留下好印象。
“哎呀,你这孩子。”方刘氏觉得他这么善解人意,简直不像是大城市来的:“咋这么好呢,不光生得好,人也好。”
“嘿嘿。”杨万里被夸的脸都红了。
“妈,赶紧坐下吃吧。”安橙道:“下午我跟万里下地去,咱家的玉米明天再掰吧?”
“下地?”一直在一旁沉默的方济宗开了口:“他跟你下地?”
“是啊,爸,忘了跟你说,他是来帮我盖蔬菜大棚的。”
“哦,就是那个‘菜房子’?”方济宗想起来了:“小杨会盖菜房子?”
“叔叔,我是农业大学毕业的,懂这个。”
“哦,那挺厉害,用不用我跟你们一起去?”
安橙想了想,点点头:“爸你也来看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