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表兄甜如蜜 >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1/2)

目录

黄府内院, 有一处院子, 无门无窗, 像一处封闭的严严实实的“笼”,透不出半点光亮。

突然, “笼子”的铁窗口里发出“轰隆轰隆”的撞击声。

婆子被吵了好觉,没好气的拍打回去:“又什么事?”

里面的人不断拍打铁窗,锲而不舍。

婆子不厌其烦, 将铁窗打开一个小口, 里面忽地泼出了一股不明液体,浇了婆子一头一脸。随后,里面的人就把铁窗关上了。

婆子“呸呸”的吐着口水,闻出一股尿骚味,气的要命!抓起旁边的石头, 往铁窗里面砸进去。

“不要脸的娼妇!做出下贱事来, 老爷可怜你,叫你有命活, 你还三天两头的出幺蛾子!”婆子骂骂咧咧,去洗漱换衣裳了。

铁窗内外, 寂静下来。

谢缜一身黑衣, 靠近铁窗, 压低嗓音:“里头是谁?”

铁窗内无人回答。

谢缜打开窗子, 以剑相叩:“若有冤屈, 速速道来。若无冤屈, 我便走了。”

里头的人发出暗哑之声:“你, 你是谁?”

谢缜道:“吾乃过路一侠客,因囊中羞涩,来此借用一二,不日必还。倒是意外发现这院中囚禁了人,你是何人?可有冤屈?”

里头又是一阵寂静,良久,暗哑女声问:“永正帝在位时,有一遗腹子,名谢绍,如今该有十一岁了。他,现今如何了?”

谢缜并未回答,反问:“夫人在此囚禁多久了?”

“你要答便答,不答便算了。你一江湖客,料想也不知谢绍是谁。”

谢缜道:“天下无人不知他是谁,恐怕,也没几个人,敢直呼他的名讳。”

女子急急追问:“他怎么样了?你去过京城吗?你有没有听说过他的消息?他到底好不好?”

谢缜道:“陛下龙体安康,无有不好。”

里面发出重重的一声响,良久,那女子颤抖着问:“你说陛下?他怎能是陛下?”

谢缜揣测着女子的身份,道:“永正帝薨后,其子继位,称和宁。和宁六年,先帝薨逝,无子无女。刘太后力排众议,将永正帝幼子立为新帝,年号永新。如今,已是永新三年。”

“幼子?哈哈……”女子发出极癫狂的一声笑,片刻后,她压低了声音,“这位侠士,我若说,我是陛下生母,你可信?你若救我出去,我回到京城,与陛下相认,必定加官进爵,重重封赏!”

谢缜蹙眉沉思。

永正帝晚年,极其宠爱淑贵妃。他驾崩后八月,淑太妃产下一子,也就是如今的幼帝。

假如她真是幼帝生母,那就是淑太妃,八年前就暴毙的淑太妃。

谢缜:“天下谁不知道,陛下只有一位母亲,那就是刘太后。太后与陛下母子情深,哪来的什么生母?”

那女子只当谢缜出身乡野,不通政事,自证身份,道:“侠士今年年岁几何?可还记得,十五年前,淑贵妃生辰,永宁陛下大赦天下,从京城到淑贵妃故居,一路都立淑妃生祠?”

谢缜自然记得。永宁帝宠爱淑贵妃,为博她一笑,修宫殿,征赋税,也做了不少劳民伤财,祸国殃民的缺德事。

“太妃既然是陛下生母,怎么会沦落到此?我是个光明磊落的侠客,你若是真有天大的冤屈,我拼了命也会救你出去。倘若你胡言乱语,装疯卖傻,就任由你留在此处,自生自灭吧!”

那女子再次停顿了许久,为了取信谢缜,将实情托出。

“也没什么稀奇的,因为,你们如今的皇帝陛下,并不是永正帝的骨血,而是先帝之子。不然,刘太后怎么会力排众议,立这么个小孩子呢?”

谢缜大为震惊:也就是说,幼帝根本不是先帝的兄弟,而是先帝之子。

“当年永正帝还在,谢继还是太子,无人处就常对我无礼。永正帝多次斥责,还曾一度想废太子而后立。可他什么也没来得及,就驾崩了。永正帝七七没过,我就被谢继掳到宫中……之后,我生下谢绍,对外都称是永正帝的遗腹子。”

“谢继因废太子之事,恨我入骨,把我留在宫中,腻烦之后,也不给我一个痛快,拿孩子威胁我。对外说我已经暴毙,却把我囚禁在这种暗无天日的地方,拿我的孩子威胁我,不许我轻易自戕。这个姓黄的,就是谢继自小的狗腿子。”

“至于刘后,也是一毒妇。明知她儿子如此待我,却深恨我抢走了永正帝的宠爱。谢继死后,她更是变本加厉。原本我在此,尚且有一卧榻,自谢继死后,我就如同笼中犬。”

淑太妃再次停留,极其清幽的叹息一声:“他知道,我一生最重礼数,却不得已与继子纠葛。我一生最爱洁净,却不得不在这种暗无天日的地方,苟且偷生。”

谢缜又似无意的问了她几个问题,淑太妃所言,都恰好能对上。

里面的女子,当真是淑太妃无疑了。

谢缜盘算了一番,那“笼子”格外坚实,照淑太妃所说,里面除了一个恭桶,空无一物,也没有火宅死遁的可能。

将人带出来容易,想要不惊动京城中人,却并不轻易。

谢缜问起姜似练,姜似练也未细问,只是反问:“兄长要这个人,是要活的?”

谢缜:…… ……

好好的小姑娘,说起这种事,怎么如此轻描淡写。

“这桩事,一点也不难。但看兄长的样子,这个人身份特殊,倘若她诈死之后,看管她的人仍然不肯放手,将尸体也看管起来,这就难办了。兄长,还要计议周全。”

翌日,黄府的人便来金平堂取百年人参,给淑太妃吊命。

姜似练将“枯木”药性炼如人参之中,当夜,淑太妃便无声无息的“断气”了。

看守的黄老爷魂都吓飞了,将淑太妃尸身请出来,秘密请了大夫来瞧,都无力回天。

他思量再三,也不敢上京回报刘太后知道——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之事,狡兔死,走狗烹,那阖家就都完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