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姬远镜(2/2)
史太傅也很郁闷好不好,陛下大了,有事瞒着他这个太傅,臭小子,忘记老子多疼你了,史太傅一个不开心,去信把楚成帝骂了一顿,楚成帝哭笑不得,心道太傅这急性,下辈子也难改。
楚成帝待史太傅如父君,素来亲近,比起他那位亲爹,史太傅好了一百倍都不止,上皇的心思难测,即使现在楚成帝御宇大楚多年,皇位稳固,楚成帝仍然猜不透自家父皇想什么。
上皇与孝德皇后鹣鲽情深,鸾凤和鸣,何等恩宠?孝德皇后在时,上皇的眼中看不到其他女人,既是恩爱,孝德皇后又是救驾而亡,仁德贞义,贤柔嘉懿占全了,出自名门,自五凤门正经抬进宫的一国之后,诞育仁孝太子,何等功勋。
就是楚成帝也不能违心的说,仁孝皇兄是位庸碌之才,仁孝皇兄堪称仁孝君子,除仁孝二字,世间无字无词可配形容皇兄,贤后英子,父皇到底出于什么心理苛责仁孝皇兄呢?楚成帝始终想不明白。
想到忠义,楚成帝冷笑声,相争各凭手段,但上皇也太薄情寡义些,休说诛杀仁孝皇兄,就算诛杀普通皇子,难道就值得宽恕?父皇老了,不明白一错失心,执意失国。楚成帝轻叹,阴假阳错,若没有父皇的不仁,这皇位也轮不到他。
父皇死不瞑目,不知有愧仁孝皇兄,或是痛失权利的遗憾。楚成帝微笑,又能如何呢?父皇无颜见祖父,无颜面见孝德皇后,九泉之下怕是也难得安息。
楚成帝也没叫朝臣们纳闷太久,先去信告知太傅喜讯,又命御林军摆驾城外,在西山亲自检查试效楚姬镜,贾谨随行,先奉旧镜,望之百丈之外,再奉楚姬镜,待上手远眺,清晰可见约摸数里,楚成帝放声大笑,险些失了君主仪态。
太子轻咳示意,太子有些发愁,父皇近来怎么有些跳脱,烦死了,楚成帝笑着将楚姬镜递予太子,太子接过,入眼一试,瞬时明白了父皇为何欢喜,亦是欢喜异常。
太子笑道:“父皇,得此宝物,若有敌寇来犯,便可及早准备迎敌,战场得先者胜,抢得先机,将士损伤亦可减少,实乃不世功勋,不知此物自何寻来。”
楚成帝抬起下巴,笑道:“洋人有此物件,我朝亦有,却皆凡品,贾学士早年远渡大洋,招了两位能工巧匠,并鲁公后人一并研制出。”
太子听说是贾谨,心下咯噔,面上分毫不露,笑对贾谨拱手道:“贾学士忠心为国,值得褒奖。”
贾谨自太子拱手,立时跪地,直道不敢,太子笑着俯身将贾谨拉起身,一通赞誉,两人谈笑风生,上下和睦,楚成帝见了更是愉悦。
太子心下微叹,埋怨二皇子鲁莽,生生和贾谨结了仇,连带的何家跟着吃挂落,这位贾学士不知借了谁的东风,把何家整个灰头土脸。
前阵子,何家更是不听他这位外甥劝阻,私下派了死士诛杀贾谨,既然出手,就干脆利落些,一了摆了,孰料凭般无用,埋伏暗害贾谨不成,倒被贾谨的义兄沈三七所救,贾谨安全无忧。
太子冷笑,死士倒是果断,服毒自尽,却没猜到贾谨的心性,贾谨直接把尸首送到大理寺,将此事宣传沸沸扬扬,再上折请奏,言说被胆大滔天的恶人蓄意谋害,于京城中埋伏诛杀朝臣,何等居心,陛下的安危都有忧虑,此等恶人,今日不究,来日谋反祸国。
恶人是谁,还用说么?贾谨在京中就同何家一府结了仇,随便指个幕后凶手,也得让人信呐,王节度使同贾学士也有旧怨,呵,王家世代老亲,素来亲近,王节度使老谋深算,蓄意诛杀女婿大哥,说破天了,有人信么?
甭管何家指天立誓,自呈无辜,当庭辩白,大臣的眼神都是明亮的,就认准了何家是罪魁凶手,何家哭干了眼泪,愁白了头发,心肠都碎了,还是没有半个人相信何家无辜,何家的名声臭的哦,黄口小儿都知道了。
母后闻听此事后,只说了一句,玉者国之重器,太子心领神会,何家的事闹不大,父皇不会宽恕何家,却也不会重罚,无论如何,只要不是逆天谋反,父皇总要顾念太子三分,但经此一役,何家彻底伤了筋骨,再难起复。
至于太子外家,何家就算谋反,又与太子何干,太子的尊贵来自大楚皇室血脉,与何家有何干连?
太子谓叹,烦透了自家不省心的弟弟,和猪队友母族,不帮忙就算了,别添乱成不成?
太子知晓此事不能全怪自家二弟,谁能想到贾慎之是赁般刚烈的性子,连皇子都敢撕,还让他撕个底掉,太子此时已有悔意,是他这位储君失职,未能劝住二皇子,未能管住何家。
若当时二皇子不着调的时候,他立刻斥责,也许不会闹到今日,贾谨对他尚算恭顺,只是,到底有些堵心,如鲠在喉,又不能除以后快。
暗害什么的,没有百无一失的底气,最好不要出手,况且,贾谨的圣宠非凡,听暗卫回报,贾谨身边除了武功高深入化的义兄,尚有多方暗卫保护。
听说沈三七武功太高,以一敌十,一盏茶的功夫,十余死士杀了过半。
太子摇头,压下心绪,夏太傅多次提过,他最受父皇喜爱的是仁,宽容通透,即使三弟诸皇子有异心,无须亲自出手,父皇自会压服,他不能动,若失圣心,因小失大,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