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鬼村(1/2)
非白非墨离开宁城后,一路向北,至于为何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当年两人小时候在北方乞讨过一段日子,非白依稀记得他的父母住在槐水村,所以此行非白想带着非墨回去看看。
两人沿路打听,还没行到槐水村,身上的盘缠就已经用尽,非白非墨这些年一直在山上,菜肴左不过就是那些青菜豆腐,来到了山下,见到天南海北各色美食,自然甩开了膀子吃,这不到半个月,两人便只能买些饼作干粮,又过了些日子,干粮也吃不起了,后来两人走到人多的镇子便随便找个地方歇息,当街卖艺,说是卖艺,还不如说是出卖两人美色,因为给钱的多是些年轻女子,一来二去,非白的脸皮变得更厚。
非墨不住叹气,要是师父得知两人拿清心观的剑招去搏众人一笑,怕是免不了一顿罚,此时已经走了一个多月,两人到了玉莲镇,拿了卖艺来的银钱去一家客栈买吃食。
店小二见来了两个少年郎,便忙不迭前去招呼,两人叫了两大碗阳春面,又买了些干的吃食,放在包袱里备着,非白付了钱便向店小二打听。
“这位小哥,这玉莲镇距离槐水村还远吗?”
那店小二听到槐水村这三个字,手里的托盘都没拿稳,还是非白眼疾手快上去把它接住了。店小二拿着肩上搭的擦桌白布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怎么?这槐水村有什么不对劲么?”非墨看这店小二吓得不轻问道。
“两位客官定是外地来的,不知道这几个月前槐水村发生了什么,这槐水村确实距离咱们玉莲镇不远,只有半日的行程,所以村里多有人来咱们这里卖些瓜果蔬菜的,但是最近这镇子里却多了很多槐水村的人落脚,两位客官你们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
“这槐水村啊,闹鬼”店小二看了眼周围的食客,往前凑了凑,压低了声音。
“闹鬼?”非白把刚挑起的面条又放回了碗中,又冷哼一声,“是人是鬼还不知道呢。”
“这位小哥,你可别这么讲,可是有人亲眼见过的,说的啊那是有鼻子有眼的,据说是前些年闹饥荒,那里饿死了不少人,这两年槐水村缓过气儿来了,又来了不少人,这原来的住户自然不肯把这地方让出去,所以这才闹鬼,想要把这群人赶走啊,这不,好多人都来玉莲镇,剩下的,也都是些胆子大不信邪的,可又过了些时候,这些人不是疯了就是傻了,槐水村现在怕是没什么人了,就是可惜了那块风水宝地,可能以后要荒废喽。”
“小二,怎么还不上菜?”店里有食客催促,店小二尴尬给那人赔笑脸,又转过头和非白非墨说道:“两位要是赶路,可千万绕开了槐水村,小心被那些鬼魂缠上。”
“来喽,客官您稍等。”店小二去了后厨拿菜。
“非墨,你信这店小二说得么?”
“不信,怕是有人借闹鬼生事,如果真是饿死的人有怨气寻仇,那为什么不在几年前就动手,要在这个时候呢?”
“既然闹鬼,那咱们就去瞧瞧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非白非墨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吃完面离了客店以后,两人并没有听那店小二的话,在镇上打听了槐水村具体位置后,便出发前往,走了半日后,天色渐渐黑了下来,两人再往前走了几里地,便发现有十多米高的槐树立在这荒原上,十分引人注目,树身上削了好大一块皮,风吹日晒的,那削过的地方没有初始白,有些发黄,上面赫然三个大字:槐水村。那三个字有人用黑色颜料涂过,夜色虽然浓重,但也看得很清晰。
非白看着这三个字,脑中一些零碎的记忆闪过,一时百感交集,他的爹娘,就是在这里殒命,时隔多年再
回到这里,非白痛苦地闭上了眼睛,跪在地上,朝着大槐树磕了三个响头。
“走吧。”
非墨拍了拍非白的背,仿佛感同身受,那年他来到这棵槐树下,见到非白的时候,半大的孩子已哭得气息奄奄。
十多年光景,除了这棵老槐树,槐水村内没有一处是非白在时的情形,两人走在路上,道路两旁都是屋舍,但房门紧闭,都落了锁,没有什么人住,贴着些黄符纸,有些散落在地上,门口还倒着些破席子,沾了些血污,难道真的有鬼魅行凶闹出了人命么?
非白亮了火折子,握紧了手中的剑,欲上前查看,被非墨拦住。
“你小心,把剑拔出来,用剑去把席子挑开。”
非白依言行事,拿了剑将那破席子挑开,那席子一散开,里面模糊的一团血肉,有些恶臭,再拿着火折子往前一照,发现这是些死了时间不长的狗,死状凄惨,非白看了一眼,便立马转过身去,几欲呕吐。
“怕是还留在这里的人,杀狗取血,想辟邪,不过手段未免太过残忍了。”
怪不得一路上两人听不到任何声音,这村子里的活物怕是都被杀了。
“再往前走走看。”非白定了定心神,四处找留在这村子里还留下的人,遍寻不得,两人也有些困倦,就想着去不远处的土地庙歇一晚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