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2)
九中教师办公室里,某个罪魁祸首出神阅读着面前摊开的班级日志,下意识嘟嘴,娇艳欲滴的嘴唇轻轻咂摸着于筱清秀的钢笔字,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无意间给仪表堂堂的前男友造成了多么尴尬的窘境。www.dizhu.org
就算知道,她也只会为他们的大惊小怪一笑而过,何况现在,眼前这本于筱的班级日志已经深深吸引住了她。
“他们如此可爱,如此明媚,是我生命中的第二束阳光,所以我还是回来了。”
深蓝的墨水在微微泛黄的纸上划过,“光”字最后的竖折勾洋洋洒洒撩起纤维的痕迹。
2021年,也就是四年前,这是大学毕业后来九中任教的于筱在这本日志上留下的第一句话。
九中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完成了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学生评语和班主任工作记录都是统一上传进学校系统的。尽管如此,于筱却还是坚持领走了库房中最后一本纸版日志本,像是工作记录一般坚持不懈的记录下这四年的酸甜苦辣。
宁时歌食指轻轻摩挲在那句“我还是回来了”上,笔墨之间似有停顿,又仿佛挣扎已久终于下定了决心。她细细浏览着后面的琐碎日常,在字里行间突然走进了于筱的生活。
高中的遭遇,原生的家庭环境,再加上从小形成的怯懦性格和忍气吞声,让她很长一段时间难以走出笼罩着自己的阴影,甚至屡次冒出过一死了之的想法。
而大三教育实习,作为年轻的实习老师,于筱在短短三个月内被一群蓬勃向上的少年少女接纳,从此成为他们班级的一部分,在实习结束后也依旧远程陪伴他们度过了艰辛的高三生活,那些真实如斯的悲喜,那些细致入微的体贴,无不让她重新感受到一种生的希望。
她的噩梦从九中开始,冥冥之中却又因九中而结束。
即使学校的人际关系处理上仍然是她的硬伤,但厚厚一本日志中写满了她与那些鲜活的个体深深的羁绊。
“都说老师是学生坚实的后盾,可我却一直在他们身上汲取力量。”
两年前,内向又不善言谈的于筱结婚了,对象是她作为毕业生刚来到九中和她一起搭班的化学老师李渡。--*--更新快,无防盗上----*--内容十分正经的日志里很少提及那位让她接纳家庭生活的人,却逐一记录下了学生们给她新婚礼物。
“……班委们居然带头策划了惊喜,自习课前在讲台下面悄悄放了礼物盒,我正在给他们计时随堂小测,突然听见讲台下传来滴滴作响的声音,普普通通的快递盒,打开一看,是四十多张爱心便签纸拼成的大爱心,上面是他们一笔一划写下的祝福——‘于老师,祝你幸福!’”
“婚礼上都不曾落泪的我,蹲在讲台旁泪流满面。”
宁时歌的目光从这行字看过去,依稀可见有泪水将句尾的几个字晕染开来,这份心心相惜的感动是哪怕回忆记录下时,依旧能让她泣不成声。
这让她忍不住想起在后巷缩在她臂弯里哭泣的那个于筱,但是,惊惧崩溃,和幸福无畏,总归是不一样的。
而于筱在后面用小字轻轻写下:“我不确定自己还能不能得到幸福女神的眷顾,但你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似乎成为了某种谶言,她并没有因此获得幸福,反倒是在送走了这群毕业生之后没多久就离婚了,离婚也没能让她摆脱苦难,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就成了别人手下的亡魂。
婚后的于筱也并没有对教师工作有任何倦怠,只是日志的内容明显少了许多。
以往琐碎到某天某次班里的卫生打扫得极其认真都要记录下来。往日能写整整一面的内容,后来却有大段日子都一笔带过,匆匆一两句话,甚至连笔迹也变得潦草。
……
“12月31日,李老师明天要借自习课讲物理习题,备忘。”
“1月2日,是因为昨天放假布置的作业太多了吗?今天上课睡觉的人这么多!”
“1月3日,杀猪不用宰牛刀,用请家长的手段恐吓学生不是解决班级问题的根本方法。”
“1月4日,仁慈如我竟然会在批卷的时候怀疑自己是不是扣分有点狠了,可是整个年级对重点中学的学生要求都很高,这没办法。”
……
虽然潦草,可是语气却依然鲜活生动,不善交际也没有办法掩饰住她年轻俏皮的内心。
看到最后一页,是她对主任将年级新分出十班的不满,没有说具体原因,只说之后抽空再和主任商量商量。至此,整整四年的内容尽数读过,宁时歌揉了揉疲惫的眉头,将它收好在抽屉里,靠在椅背上,陷入沉思。
她自诩是不擅情绪外露的人,似乎过去的经历让她能对一切浓烈的爱恨情仇做到冷静自持。可于筱这些跃然纸上的话语,竟宛如一把剖心剜肺的刀,钝钝砍向她心底深处的陈年回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