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1/2)
燕国晏和一十七年冬, 丹源城发生地震,因其属沣峪县府君杜廉钱耽于开矿,致使百姓困于其中,横来飞祸。
圣上闻知大怒,欲诛其九族,有劝言其乃无心之失,果虽恶, 然震乃天灾,未有直接违法之举, 其亲又联贵妃,圣上无奈退步,遂饶其命, 使官押送入京,贬官为民, 令终身不得入朝。
樊美芝从丹源城主口中听到对杜府君的处置后, 从祀堂回来路上, 一直觑着宋鸣谦脸色。
不确定地问:“杜府君也算受到了惩罚, 该不会再生事了吧?”
方才在城主传达圣意后, 杜府君还想攀咬宋鸣谦, 他嘶声恨道:“城主,下官没错,都是他、是宋仲丞出的主意,要不然本官不会让百姓开矿。”
好在村民与城主都是站在宋鸣谦这边,然杜府君最后投向宋鸣谦愤恨的目光让樊美芝心有余悸。
头上一重, 樊美芝抬眸,面前的人将手放于她头顶,看着她:“不用担心。”
樊美芝低头,看着脚尖,又听他问:“家中屋舍损坏情况如何?”
“厅堂完好,其他的屋舍建体架构问题不大,郭师傅他们已经修得差不多了。而受震动,房中掉落的物件我也整理清理了,特别你房间的书籍我也按序放好,你回去检查一遍是否有误。”
“这几日我不在,辛苦你了。”宋仲丞想到自己进家门前的一幕,“不过,我不记得你与乔小子接触过,很熟?”
“不熟,我也只雪祭时见过他一面,他跟着郭师傅来帮忙……”下意识怕他误会,樊美芝解释得有些急切,“刚才是他手脏了,不方便拿碗,我就趁势……”
“不用解释这么详尽。”宋仲丞唇满意地勾起弧度。
“……”樊美芝惊觉自己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
宋仲丞看着眼前迟钝的人,告诫:“和他少接触。”那一双眸中的挑衅让他觉得不舒服。
樊美芝下意识道:“为什么?他人应该挺好的吧。”不管他对原身的埋身之恩,还是雪祭日阻挡窃贼之事,可见对方人品。
“你和他接触不多,就相信他的人品了?”
“呃,”又没办法解释,“……你好像对他有偏见?”
“没有”,宋鸣谦回得肯定,看向她,“还是你更相信他?”
樊美芝摇头答:“这和信任没关系,不过我和他不熟,也没必要接触。”乔小子如何是原身的事,和自己并没有直接联系。
“你有此戒心便好。”
宋鸣谦答一句,先她一步进门,感谢率先回来为他们修缮房屋的工匠。
樊美芝经过他,向厨房走去:“我正做好了午饭,你在镇上可吃过了?”
宋仲丞跟上,要帮她端食物:“我又些饿了,正可再用些。”
樊美芝悄悄道:“外面人多,会不会不好。”她自己虽不太注意他人眼光,让宋鸣谦干活,但对方在旁人眼中是了不得的读书人,会不会觉得失了面子?
“无碍,放心吧。”宋鸣谦率先端出,“郭师傅,你们先用着饭食,暖暖胃再干。”
叔嫂二人将饭食端至院中搭的棚中,摆了一桌给工匠用,独回厅堂用膳。
宋仲丞听着院中谈论此次震灾的话题,看向精神饱满人问:“我听村长说,各村的救灾遇到奇事,可有你的手笔?”
樊美芝咽下口中的食物,在犹豫间最终选择了说实话。
“有。”
令樊美芝意外的是,对方竟无一丝生气的迹象,反而如问“你吃过了吗”一般自然,问:“你昏睡了多长时间?”
樊美芝觉得这个回答有些致命:“你我没有昏睡。”
“遭遇了意外,受伤了?”
“没有。”
厅堂中一时陷入沉默,没问题反而更多不确定的危险。
“樊娘子,敢问碗筷放在何处?”
樊美芝闻言同宋鸣谦一齐看向站于厅堂门边的“乔小子 ”,对方端着盛饭的盆,里面约莫都是用过的餐具。
樊美芝从座位上连忙起身,接过:“吃完了?碗筷交给我……你洗过了?”其中碗碟洁净,摞得整齐。
乔小子挠挠头:“顺手洗了。”
“我拿去厨房。”宋鸣谦从后至樊美芝身边,不容拒绝拿过她手上的盆。
“啊,好。”茫然地看着他走进厨房,樊美芝忙要跟上。
“樊娘子等等。”乔小子挽留。
樊美芝止住脚步,疑惑:“何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