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六 长安三(1/2)
接下来的几天里,云端一直忙于查阅有关于女子走失的卷宗,希望可以从中找到被拐卖到孝贤村的女子的身世线索,好将她的骸骨送回家乡入土为安。---
然而云端将库中所有关于失踪的卷宗都翻遍了,也没有找到任何吻合的记录,不知道是女子的家人没有报案,还是当地官府未曾将案子上报,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根本无法再去追查。
云端不能核实到被拐女子的身份,就无法帮她完成回家的遗愿,思来想去,就亲自将她安葬在了城外的银柳山上,立了无名碑。那里山明水秀,鸟语花香,仰头是万里晴空,低头就能眺望京城,仿佛可以将整个天下都尽收眼底,那女子宁死也要挣脱孝贤村的桎梏,想必是愿意在一片银柳花海中安眠的。
心中最在意的事情解决了,时值休沐,云端浮生偷得半日闲,睡到日上三竿才醒,起床后就卧在后院的白梅树下,命管家泡了一壶普洱茶,一边饮茶一边翻看杂书。
玉树琼枝错落有致,清风徐徐,落英缤纷,仿佛碎琼乱玉,落在云端的发上、身上、书上,浮起清幽淡雅的梅香。
云端拂去书页上的雪白花瓣,合了书放在一旁,歪在竹榻上闭目养神,正昏昏欲睡时,陈伯忽然过来说门外有人求见。
云端睁开眼睛,眉心轻轻皱了一下。
他身边的朋友陈伯基本上都认识,平时都是直接请进来的,不会特意跑来询问他是否要见,而他在外人面前又显得清冷端严,往往给人不可靠近的距离感,所以也不会有下级官员主动讨好,今天突然有陌生人来访,让他不禁感到稀奇。
云端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裳,踏着满地碎玉一样落英走出大门,一袭竹雾色的衣衫缥缥缈缈,包裹着颀长的腰身,仿佛空山新雨后的幽篁洗尽了铅华,亭亭而立。
门口的石阶之下,站着一人一马。
云端首先注意到的是那匹马。
那匹马身材纤细,四肢修长,毛色宛若金辉,亮丽无比,隔着皮毛就可以感觉到血液在汩汩流淌,从内而外透着勃勃英姿,虽然静立却有奔腾之势,让人舍不得移开眼睛。--*--更新快,无防盗上----*---
云端记得澹台寺卿曾经说过,这种淡金色的骏马出自西域,极其稀有,可以日行千里,奔驰不倦,被当地的百姓叫做千里马。
“晚辈见过少卿。”站在骏马前的人向云端抱拳行礼,说话的声音清越爽脆。
云端视线一转,看向了说话的人——十五六岁的年纪,一身堇色衣衫,身形英挺,容貌清朗,带着少年人的青嫩干净,宛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云端觉得他十分面熟,仔细回忆一下,忽然想了起来,道:“你是……浩然山庄的人。”
少年正是那天驱车护送程疏影和晚儿去许州的人,曾与云端有过一面之缘。
大理寺的人在识人方面都练就出了过目不忘的本事,否则在办案中“脸盲”会耽误大事,因此云端在顷刻之间就记起了少年的身份。
少年见云端记得自己,不禁喜上眉梢,眯着眼睛笑起来,露出一双小虎牙,显得稚气又狡黠,朗声说:“少卿还记得晚辈,晚辈真是受宠若惊啊!晚辈姓林名逸,是浩然山庄第六代弟子,也是浩然山庄的小管家!”
小管家?云端看到少年说到这个称呼时神色得意,觉得十分好笑。堂堂江湖第一门派的弟子以当“管家”为荣,真不知道林清泽是怎么教的。不过看少年气质伶俐,想必在浩然山庄很受器重,也难怪他会沾沾自喜。
云端轻轻点了点头,问:“你找我有什么事儿?”
林逸笑嘻嘻地说:“晚辈受庄主之托,为少卿送来了一样东西,望少卿笑纳。”
说完,他转身从马背上解下了一个包裹,从里面取出一个藤盒,双手奉给云端。
“送给我?”云端有些讶异,迟迟没有伸手接过来。
虽然说他和林清泽一起解决了冷水镇和孝贤村的命案,但也仅仅算是相识而已,并没有深交,怎么也没好到平白无故送礼物的地步。
林逸双手捧着藤盒,点点头,道:“是,庄主说让我一定亲手送给少卿!”
云端垂眸思量一瞬,斟酌着言辞道:“贵重之物,受之有愧,你还是拿回去吧,劳烦转告你们庄主,就说他的好意我心领了。”
林逸瞪大眼睛,说:“可是这不是贵重之物,就是一盒枇杷!”
“枇杷?”饶是云端这样的人也不禁怔了。
姑苏与京城相距千里之遥,就算骑了千里马,恐怕也要提早一日出发才行。林清泽派人千里迢迢赶到京城,竟然只是为了送一盒水果,还不是荔枝龙眼那种北方稀有的珍贵水果,而是当下最普通的时令水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