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2)
“阿离,为何你心里总是有很多事情不想让我知道?”陆洵问,十分肯定对方不会回答,于是弯腰捡起地上的刀,“这刀被人刻意去掉了把,大概是为了便于藏在书架中吧。---”翻来覆去的查看,“刀锋上还有些许未曾擦拭干净的血迹,若我没猜错,这应该就是凶器了。”
“我还在好奇,该女子爱的究竟是谁?又到底是哪个灵魂杀了她?树林中的秘密是什么?牌位上的秘密,又是什么呢?——对了,可以证明那个骷髅头是死者的吗?”
“仵作已经证明了。”
“既然如此,不是可以直接定罪了吗?”
“只是嫌疑罢了,还不能直接判死刑,已将其收押在了牢里。”
顾离不置可否,动作不停。
书籍已经被二人找完了,没有找到什么重要的线索。
顾离有些失望,移目便看见书桌旁放着的画缸,其中放着三幅画。顾离抽出其中一副,陆洵也走过来观看:
秋季落木萧条,大雁排成规律的队伍飞向温暖的地方,水波粼粼,在落日余晖下更显凄凉,鱼儿不合时宜的跳出水面似不舍分离,欲与大雁一同离开。
再抽出另一副:
豆大的春雨砸在地上,柳条轻轻抚摸着水面,鸟儿立在桥梁下面看起来很是无助,大雁停下飞翔的步伐落在渡口旁边,唳叫着似乎在呼唤鸟儿。
最后一副画的是:
夏季时鸟儿立在河岸上,一脚踩在了极浅的水中,一脚踩在无水的岸上,鱼儿游过去,咬着鸟儿在水中的脚,欲将其拖入河里。www.dizhu.org
诚然,这三幅画都无一例外的让人觉得非常幼稚且不合常理,唯一的区别就是前两副画明显出自一人手中,最后一幅画却可以说没有丝毫与前者用笔相似的地方。
同时,它们表达的意义,也有所更改。
第一幅是“追逐”,第二幅是“停留”,第三幅是“嫉妒”。三幅图传达的都是“爱情”两个字,三幅图串联起来也都是一个故事。但是一停一留,皆为浪漫主义,“嫉妒”却归为现实主义。
正如农家夫妇相知相爱相许,却还是会为生计奔波,会因粮食打闹。
“春、夏、秋、冬,春在前,秋在后,如此看来,是‘鸟儿’先,‘鱼儿’后了。”顾离说,“秋日里‘鱼儿’渴望自由疯狂追求‘大雁’的足迹,然而大雁需要去南方过冬,终究还是离开了‘鱼儿’所在的寒冷的地方;春日里乍暖还寒,弱小的‘鸟儿’被迫窝在桥梁下方,大雁停下脚步想要帮助对方。‘鱼儿’与大雁不是同类,‘鸟儿’却是。我想,答案已经非常明显了。”
“没错。‘鸟儿’指的是酒鬼谄媚世俗的灵魂,‘鱼儿’则指的是酒鬼偏执狠辣的灵魂。该女子先遇到的是‘鸟儿’,爱的也是‘鸟儿’,‘鱼儿’嫉妒‘鸟儿’得到了大雁的喜欢,于是设计陷害对方,即使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
“这个说法多么合理,这条线索又是多么明显。”顾离冷笑,“我终于发现了,酒鬼是把我们当作猴儿戏耍呢!随手抛的尸、故意写错的方向、闺中乐趣的情诗、区别明显的《庄子》,包括现在‘鸟、鱼、大雁’间的故事,他想要的不是我们找出真相,而仅仅只是想把自己的故事说给外人听罢了!这个案子处处都是漏洞,又处处都是不致命的漏洞,酒鬼间接承认了自己就是凶手,只不过欺我们找不出证据,只要他不承认便拿其没办法罢了。我又怎么会让他得逞?”顾离狡黠笑了一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也不知是在说这个案子,还是在说别的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