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只许你心动 > 第 21 章

第 21 章(1/2)

目录

这两晚,喻辰其实都没睡好。

倪千夏走后, 他总算得以从沙发搬迁回双人床, 倒下去时想到有女孩子在床上睡过,本来还有点准备浮想联翩的劲头, 谁知刚翻了个身就敌不过困意, 直接睡了过去。

直到被一阵敲门声吵醒。

手机显示时间已经是傍晚,他居然在家睡了一整天。

敲门声越来越响,伴随着曹子明的呼唤声催促他起床。喻辰一脚把被子踹开,他平时睡觉不爱穿衣服, 慢吞吞套了条长裤, 光着上身去开门。

曹子明还挺懂规矩,自备打包好的小龙虾跟几瓶酒,包装盒一打开, 麻辣鲜香的味道就窜了出来。

他是一点不拿自己当客人, 直接盘腿往地上一坐, 热情地招呼起来:“过来吃啊。”

喻辰是个有起床气的人,虽然他哪怕被吵醒也不会发多大脾气,但就是刚醒的时候不想说话,浑身透着颓丧的气息。

他进卧室随便找了件T恤套上, 走回来点了支烟抽完, 才想起来问:“你有事找我?”

几分钟的工夫,曹子明面前就堆满了虾壳。

他诧异地抬起头:“没事就不能找你了?”

喻辰愣了一下, 随后又笑了笑。

他跟曹子明从小一块儿长大的, 以前他去体校学游泳, 这人都还跃跃欲试想跟他同台竞技,后来发现自己实在不是练体育的料才总算罢休。

除了喻辰游泳的时间,两人基本都是形影不离,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是亲兄弟。

直到后来老厂家属区拆迁,他俩才聚得不如从前多。但曹子明知道喻辰在外面租房住,哪天心血来潮了就连声招呼都不打,直接跑过来找他就行。

他刚才完全是问了一句不太清醒的废话,难怪曹子明惊讶成这样。

两人一边吃小龙虾,一边随便聊了几句刚离开宁城的台风。这场台风算是他们出生以来见过规模最大的一次,说着说着曹子明就开始翻网络上的新闻,给喻辰看一幢高楼玻璃被吹落的视频。

喻辰喝着酒漫不经心地等视频放完,又把手机推了回去。

他有点提不起劲。

曹子明对他的心事浑然不觉,继续用闲着的那只手刷微博:“我家有套房子的窗户也坏了,租客昨晚就打电话来催了,害得我今天就守在那儿让工人给他修好,麻烦得要死。”

“你们全家都靠租金养活,给人家修不是应该的么。”喻辰淡淡地接道。

曹子明家靠拆迁一夜暴富,从此全家不事生产,每个月按时收一回租金就衣食无忧。他被学校开除之后,父母就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到了他手上,平时租客有事也都是跟他联系。

“主要那傻逼的态度不好,搞得好像是我给他把窗户砸了一样,”曹子明骂了一句,视线定在某条微博,语速也不自觉地慢了下来,“我去,这帮学生……”

“怎么了?”

曹子明顾不上吃小龙虾了,专心致志看完新闻后就连忙问:“你知道西边那所雅诚吗?”

喻辰想了想:“私立学校?”

“对,他们上学期出了件大事。高一有个男生拿刀把几个同学捅了,人是没死,但都伤得厉害,这男的自己也被关起来了。”

喻辰问:“好端端的为什么捅人?”

曹子明复述给他听:“我看看啊,说是被捅的那几个常年在学校欺负他,出事那天……哦,出事那天是期末考试,这男生不肯帮他们作弊,这帮人就拿刀吓唬他,结果被反杀了。”

“……”喻辰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曹子明放下手机,似有所悟:“当初魏东要是有这胆量,直接把孙宇航捅了,也不至于自己跳楼了。”

喻辰摇头:“他不会的。”

“你又知道他不会?”

“感觉吧,他不像那种人,”每次提起魏东,喻辰就的声音都要低几度,“有些人不管再怎么被欺负,也不会用同样的方式去伤害别人,魏东应该就是这一类。”

善良而无害,本该是受人称赞的品质,却没有得到最好的结果。

曹子明说:“换了我,肯定选报复回去。就跟这男生一样,反正都是未成年人,谁怕谁。”

喻辰看他一眼:“新闻上说这男生多大了吗?”

“十六。”

“满十六就要负刑事责任了。”

曹子明啊了一声,显然直到此刻才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气氛一下子变得低迷起来,虽然新闻的主角他并不认识,但因为想到魏东的遭遇,他就已经在心里选择了如何站边。

沉默了一会儿,曹子明骂道:“操,这可是雅诚呢,当爸妈的有钱也不知道教小孩子做人。”

喻辰的视线静默地望向客厅某处,许久后点了点头。

但其实他并非完全赞同曹子明的观点,这跟贫穷或富有都没有关系,可能有人的地方就是会出现这种情况,像是某种深植于灵魂深处的劣根性,亦或是欺软怕硬才是世界最真实的一面。

就像十一中有孙宇航,雅诚有躺在医院的那几个学生,人渣走到哪儿都会有。

他们是随机流窜的病毒,普通人不知道如何才能避开,倘若不幸被他们挑选为打发无聊的欺凌对象,就会招来旁人难以想像的灭顶之灾。

而且被欺负的人,往往不知道该向谁求助。

喻辰轻声叹一声,不想再继续去思考这件事,因为越想,他就越感到无能为力。

曹子明估计也被这个话题郁闷到了,骂骂咧咧地起身去卫生间。

刚进去不到半分钟,卫生间里就传出一声大吼。

曹子明砰的一脚踹开门,皮带都没扣好就急匆匆地跑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