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白雨青松(元初) > 第14章 打压

第14章 打压(1/2)

目录

皇帝下命停罢钩考后,桑哥很快将敛财之手伸向别处。首先自是加税:盐课每引由钞三十贯增至一锭;茶课每引由钞五贯增至十贯;酒醋课,江南增加十万锭,内地增加五万锭。此外还大增天下商税,腹里为二十万锭,江南为二十五万锭。(1)

天下百姓本因钩考饱受盘剥,如今课税骤增,急征苛敛之下,自然使百姓生计尽失,雪上加霜。此间虽有蒙汉儒臣以保养小民为由强力反对,但在强硬的理财派官僚面前,始终显得软弱无力。至于高官显贵,只要桑哥不对其下手,对百姓多征赋税,却是无妨的。是以朝中虽有反对的声息,都被桑哥强力压制了。

然而,皇帝与桑哥都不糊涂,深知靠加税来敛财实难长久。先前钩考一事已使民力困竭,此番哪里还有多少油头可堪搜刮?若相逼过甚,更会使民间骚动,扰乱社稷安危。可若不对百姓下手,可供搜刮之人,还有谁呢?

至元二十九年四月,桑哥向皇帝进言:“扈从皇帝的怯薛近卫种地极多,却历来免于赋税。今应依军户站户之例,除四顷田免税外,余者皆验地征税粮。”(2)皇帝欣然接受。当年十二月,又上奏道:“享有分地的封君权贵,例以贫乏为辞,滥请赐给,今宜限制赏赐,节省国用。”(3)对此,皇帝更是一力赞同。

所谓‘怯薛’,乃是蒙古皇帝的护卫亲丛。历来从蒙古、色目勋贵子弟中选拔,掌管皇帝扈从、听政、饮食、起居、行猎诸事,朝夕陪伴天子,甚至有与闻政事的权利,乃是皇帝最为信任亲宠之人。怯薛中大根脚者,更能直接充任朝廷重臣。中书省右丞相安童,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皆出身怯薛近臣,乃是为官入仕最为炽手可热的通天捷径。忽必烈即位后,也曾着手组建万人怯薛,是以这一众勋贵子弟,绝非少数。其享有的特权,也非普通官僚可比。

此举一出,朝中果然掀起轩然大波。早先桑哥钩考天下,虽对百官多有妨害,怯薛近臣却鲜受其扰,是以并无抗议之举,只任桑哥一意孤行。而今,这敛财之手已经伸到了自己身上,这些惯享特权的勋贵,又怎能容忍?

是以当日百官集议,桑哥在朝堂上抛出这记惊雷时,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再难坐视不问,立时出言反对:

“桑哥为政,贪暴酷虐,钩考天下,剥害生民,犹嫌不足。居丞相之位,擅权秉政,以刑爵为货而贩之,犯法、求官之人咸走其门,入贵价以买所欲。致使纲纪大乱,人情危骇。更不论堵塞言路,沮抑台阁,壅蔽聪明。望陛下详察明鉴,急诛此辈,以正视听!”

玉昔帖木儿言辞凛凛,寥寥数语便尽数桑哥罪状,末了还举出明证,让人无从反驳。一语既定,朝上声浪如潮,响应者不在少数。怯薛官月赤察儿、也先帖木儿等也纷纷附议,口伐其奸。怯薛官们进言之后,素来饱受压制的蒙汉儒臣也不失时机,趁势附和,历数桑哥蠹国害民数事。其言辞之激切,声势之浩大,一时超出皇帝的想象。然而,老谋深算的皇帝却不动声色,只把难题抛给桑哥,留待他一人应对。

赵孟頫悄然立在朝堂一角,眼见高官显贵们为了利益奋死相争,全无插言的机会,也更无插言的必要。这些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尽享泼天富贵,是高高站在云端的人,其荣辱进退,富贵冷暖,岂是他一个小小的郎中所能体悟的?

他冷眼看这满殿纷扰,内心却是一片荒凉,无暇顾及他事,只是忧心那人的命运。果如桑哥所言,皇帝要他所做之事,乃是最为棘手的难题,也是最为要命的勾当。他再受宠信,得罪了遍地的权贵与宗王,又岂有活路?此事连皇帝都不敢轻易触碰,何以以他为刀俎,向权贵下手?

此人当真是自寻死路!他不惜性命,也要行这犯众怒之事,自己还要陪他一起走到末路么?

念此,他陡然想起那人的话语,自那夜之后,那句话便如噩梦一般,萦绕耳际,挥之不去:

“子昂,切勿负我。否则,我若下地狱,也一定请你相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