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星汉灿烂(三国) > 【建安】

【建安】(1/2)

目录

丙子年的初春, 在刘协和保皇党们到达安邑的时候悄然降临了。

这次东归雒阳的行程可谓是几经波折, 后面有凶残的西凉追兵, 路上要面对食物的短缺,前方还有未卜的去路, 这些都是悬在众人头顶上的利剑。

保皇党们全靠一口正气撑着,自从渡过了大河,仅剩的斥候全部被派了出去, 得到的消息是追兵因为粮草耗尽,大军难以逾越河水,不得已暂时退去。

董承再三确认斥候传来的消息无误后, 这才宣布不用在山里躲藏了。

董承的话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大赦”,百官闻言纷纷抱头痛哭起来, 这一路的艰辛啊。

刘协心中也有说不出的滋味。

这皇帝当的, 惨不忍睹。

前些日子,出身农民义军的杨奉联系了活跃在河东郡一带的白波军与匈奴右贤王去卑的部落, 凭借着这支出其不意的农民军和外族的帮助, 一仗就斩杀了李傕、郭汜、张济的军队数千人,车驾得以前行。

可这三人怎么肯罢休, 要是刘协脱离了他们的掌控,将来若是秋后算账, 他们必死无疑。

于是三人再次集结整饬了军队, 在后面紧追不舍, 双方又在曹阳大战了一场, 这一回败的却是刘协这一方, 结果可谓用惨败来形容。

装着皇家器具、衣物、典籍等物品的辎重车辇全数被迫抛弃,低级官员、宫女、士兵多数被留下,混战中除了皇帝后妃和少数的高官被层层保护,其他人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结果,光九卿这样的高级官员就死了四个,被留下其他官员和宫人更是生死不知。

刘协等重点保护对象在董承余部的护卫下,趁着夜色渡过了大河,到达河东郡后又躲进了中条山,这才摆脱了后面的叛军。

如今的刘协灰头土脸,衣衫破烂,要不是还有剩下这些臣子和宫人奴仆簇拥着,谁也认不出,他是当今最尊贵的天子。

一队人饿了以山间枣栗为食,渴了就喝山泉水,期间还有两个官员吃了有毒的菌子一命呜呼,大家就再也不敢吃这种美味至极的东西了。

走啊走,一直走到柳条抽出鹅黄色的嫩芽,青草也从泥土里长了出来,巨大的城廓才在众人眼前显露身貌。

河东郡太守王邑和河内郡太守张杨带着钱粮布帛前来进献,刘协落魄的流亡生涯得以暂时告一段落,可以歇歇脚了。

春天是给人希望的季节,踏进安邑县的时候,刘协如是想。

安邑曾经是夏朝都城之一,战国时也做过魏国的都城,可是随着黄巾乱起洗劫过一次县城,后来也时常受到南匈奴和白波军的侵扰,要不是王邑调任此地任河东郡太守,这座城池终有一天也将化为废墟。

作为河东郡境内最大的一座城池,安邑城里现在仅仅只有不到三千户人家。

刘协还未进城的时候,城里的百姓就听说了白波军和南匈奴的军队要驻扎在城外,虽然有朝廷和天子压着,但万一这些人生了叛乱,安邑也就变得不□□全了,于是乎又吓跑了几百户人家。

剩下的自然不怕,原本就是家徒四壁,杀人不过头点地,没有活路的情况下,死也变得不那么惧怕了。

安邑远离长安足有一千多里,大河天险不易通过,河东又是白波等势力的范围之内,李傕、郭汜等人就算再不甘心,现在也只能望洋兴叹。

此时的安邑也可谓是风云际会,刘协一行人不过还剩下一百多人,但背后站着的却是好几股势力。

第一支是董承,虽然兵将不多,但他是刘协亲自提携的重臣,作为刘协的军方发言人,官职也是所有武将中最高的。

第二支是河内郡太守张杨,和南匈奴人的关系匪浅,而南匈奴也是河东的一大势力。

第三支以杨奉、白波军诸将、匈奴右贤王去卑为首,但是细分起来,他们又可以分出五六个派系来。

第四支就是太守王邑,安邑是他的地盘,其他几支势力也都得卖他个面子。

安邑虽然号称是河东郡第一大城,可饱受兵灾后,城里也找不出一处青砖壁瓦的建筑来。

这倒不是王邑乐得清贫,而是他上任之后,郡里实在是拿不出太多银钱修建府邸,连他自己的太守府都是茅屋一间,田地几亩。

刘协被安排到一处远离民居的独户,一圈篱笆,几间破屋,一阵风吹来那篱笆就咯吱咯吱响,直他看得目瞪口呆。

王邑面上挂不住,羞愧地说道:“城里已经寻不出更好的一处地方,只好委屈陛下了。”

白波军诸将摸摸鼻子,王邑上任之前他们是抢过这城里不止一次的,由于仇富心理,那些大户人家的房子,他们当时可是兴高采烈地烧了不少。

刘协摇摇头道:“总算是有个住的地方,朕已经很满足了。”

刘协说完轻轻推开篱笆门,那门可谓是非常不给面子,只一碰就应声倒下了。

院里还有几只大肥鹅,原本就因为来了这么多人惊惧地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再被这篱笆门一吓,当即就从篱笆扑腾出去一只。

刘协皱眉:“来人,去捉回来,顺便再把这篱笆都修一修。”

张杨把这一幕看在眼里,心里有了决断:“陛下,何不继续东行?杨还有数千军队,必能保护您平安回到雒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