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2)
先帝赵秉林有两个同胞弟弟,一位未成年便夭折了,另一位在赵秉林登基后便被分封了出去,便是封地在汾城的瑜亲王,这位瑜亲王自幼爱舞刀弄枪,好游历江山,对政治上的事丝毫不感兴趣。---被封亲王后也是成日带着王妃游山玩水,怕是这大晟的每一寸土地,没有二人未曾去过的,只可惜王妃天命不永,生下世子三年后便撒手人寰,瑜亲王痛心不已,再无闲情逸致,成日里闭门不出,再不见当年豪气。
只是进京来的这位小世子,却并不是瑜亲王和王妃的儿子,赵珵庆是瑜亲王和府中婢女一夜风流时留下的,瑜王妃病逝后的一段时间,瑜亲王成日醉酒,因此与身边照顾的婢女发生了关系,后来婢女有了身孕,被抬为侍妾,也便有了赵珵庆。
原本赵云笙下令是想让瑜亲王的长子进京,谁知瑜亲王亲自上表,说长子身体孱弱,不宜远行,并说自己之前也有想法,想上表朝廷,让庶子赵珵庆承袭亲王之位,如此一来,由赵珵庆进京也属理所应当。
赵云笙接到表书时不禁冷笑,保不齐是怕他拿人当质子,保着爱子将小儿子送出来,到时小儿子在京,长子在汾城虽然没有名头,但继承了家底,这辈子富贵无忧,反观小儿子在盛京,天子脚下,战战兢兢。
“陛下,世子已经进城了,您要在何处接见?”
赵云笙从朝上回来,得知人已经进城,想了想还是在蟠龙殿好了。他早先派人去过汾城查探,这位小世子在汾城是出了名的小菩萨,乐善好施,月月施粥救贫。反倒大公子,深居简出,似乎是真的身体不好。
“臣,赵珵庆,拜见陛下。”
赵云笙坐在位子上,少年不过十**的年纪,个头儿不算高,脸圆圆的,眉宇间倒是与他有几分相像,只是常常弯着眉眼,没有赵云笙显得冷冽,看着十分乖巧。
“一路过来都还好吗?”
“挺好的,”赵珵庆脱口而出,又顿了顿,“回陛下,臣一路过来都好,陛下派去的人很是妥帖。”
汾城不大,再加上瑜亲王随性,看起来赵珵庆并不太受规矩束缚。
赵云笙笑了笑,“自家兄弟,这里又没有外人,自在些,想怎么说话便怎么说话好了。”
赵珵庆小声嘀咕了句什么,便见他弯着眼睛笑,“多谢陛下。”
赵云笙自幼身边与他同龄的不过几人,也没有什么亲近的人,乍一见赵珵庆倒真有几分将人当做弟弟。-*---更新快,无防盗上www.dizhu.org--*--
与人聊了不过几句,却见赵珵庆有些心不在焉了,频频后望,赵云笙颔首,“怎么坐不住了?有人在外面等你吗?”
赵珵庆望了赵云笙一眼,决定先不听裴尚卿同自己讲的了,“回皇兄,是,是我的伴读,他在外面,路公公说皇兄只召见了我,所以裴尚卿只能在外面等着。”
“你的伴读?你二人感情很好?”
“我六岁的时候他就来王府了,我俩从小一起长大的,他学问骑射都可好了,比兄长的都好,我父亲说他若能来盛京,定能谋一番好功名。”
“既然如此,便传他也进来吧。”
小路子将人喊进来,赵云笙看到了赵珵庆口中的那个裴尚卿,虽是一身布衣,却自有气度,礼数周全,不卑不亢,倒是让赵云笙想起了一个人…
“草民拜见陛下。”
赵珵庆也不坐着了,起身站到裴尚卿身边,“皇兄,这就是我说的裴尚卿。”
“听珵庆说你学问很好。”赵云笙饶有兴趣得看着二人。
“是世子抬举了,草民不过是普通的读书人,担不起世子的夸赞。”裴尚卿有些无奈地看着赵珵庆,这话他见人便说,当着天子也这样说。
“两月后便是秋招,你可想为自己博一个功名?”
“草民德才鲜薄,只求能在世子身边谋一口饭吃便满足了。”
“才不是,皇兄,尚卿学问是真的好…”
“不急,”赵云笙倒不勉强,“左右还有时间,你可以考虑考虑。你们一路赶来,一起用午膳吧。”
小路子摆了午膳,赵云笙同人一起用,他倒是挺喜欢赵珵庆的,心思纯正,赤子之心,头脑伶俐,好好调教一番,假以时日,不愁不能担当重任。
“皇叔身体可还好?”赵云笙关心了一句。
“父亲还好,只是兄长有些不好,我出门前他受了寒,还一直咳呢。”
“哦?你同你兄长的感情也很好?朕听说,他的身子一直不大好。”
赵珵庆将嘴里的东西咽下去,“是不好,小时候兄长都不能出门,一到冬日便得裹得紧紧的,受了一点风便起不来床,有好几次差点都熬不过去了。不过后来要好些了,能跟我一起读书,一起玩,我们便也亲近些了。”
赵云笙顿了顿,或许是他太过狭隘,天底下的父兄也不皆如他的父兄一般。
“你母亲呢?她如何?你此番来京,她定然十分不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