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2)
程默平到酒吧的时候有点晚,人头攒动,不大的场子坐满了人,还好朱英婕给他们占了个桌子,眼睛很尖地从把他人群中拽出来。
“怎么这么慢?我们皓哥都要上台了。”
程默平道歉:“在studio,忘看表了。”他本来看好了时间,结果在studio里居然不知不觉眯过去了,醒来才匆匆赶到。
要上台的皓哥本人倒毫不介意,已经走出几步了还朝他招手:“哥你来得正好!我先准备去了,下来跟你说!”然后脚下装了弹簧似的,一蹦一跳地跑到后台去了。
“看给他兴奋的。”朱英婕目送卢明皓的背影感叹。
“年轻嘛,有活力,蛮好。”蔡湉笑眯眯地说。
蔡湉其实和程默平一样大,都是大四的,最多也就比刚上大二的卢明皓大个三岁。但他平时戴一副黑框眼镜,整个人总跟个小老头一样。光看这形象,没人能想到他是B校这一届还没毕业就最出名的音乐人之一,摘了眼镜换件紧身无袖就能背个电吉他上台唱摇滚。
程默平拉了朱英婕旁边的椅子坐下。桌上有瓶已经打开的啤酒放在他面前,他喝了一口,撇了撇嘴——气儿散得差不多了,还是室温的。时值初秋,天气已经转凉,但躁动的观众挤在这个狭小黑暗的空间里,让没有空调的酒吧显得闷热。
一个冰凉又湿润的东西忽然贴在他胳膊上,让他激灵了一下。
朱英婕拿着她的啤酒瓶,用在昏暗的灯光下也炯炯的目光盯着他:“昨天睡觉了吗?”
“吃褪黑素了,睡得挺好的,没事。”
其实那都是三天前的事了。他昨天也吃了一颗,但没什么用,躺了半个多小时又爬起来开电脑。朱英婕眯起眼睛,一副怀疑的样子。程默平心虚,主动改变话题:“人好多啊今天。平时中文场子来不了这么多人吧?”
“皓哥说都是来看他们的。”蔡湉笑道。话音刚落,大家都来看的皓哥就和几个人一起上了台。观众礼节性地发出一小阵欢呼和稀稀拉拉的掌声,让他的牛皮不攻自破。
卢明皓身边的其他人看着都和他差不多大,组成一个很典型的乐队配置——吉他,贝斯,架子鼓,卢明皓自己也背个吉他,站在舞台中央的话筒前,不知道准备唱什么。他还小,玩音乐还是真的在“玩”音乐,过两天就换一个风格,程默平暑假之前最后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还兴致勃勃地给程默平听他们刚录几首复古放克的demo,但看今天这个乐器配置也不像。
卢明皓拨了几下吉他,弹出几个嘹亮的长音符,让叽叽喳喳的人群稍稍安静下来。敲架子鼓的女生交叉鼓棒,清脆地打出引入前奏的四个拍子。
贝斯和吉他准时踩着第五拍进来,很有侵略性地震响整个房间。果然是之前没听过的歌,而且反差极大地是颇有金属风格的摇滚。卢明皓的吉他弹得很溜,听上去还挺像那么回事,一开口才露了馅——他人长得小,嗓子也细,声音没跟上年纪似的,总像还在变声期。他扯着这么把嗓子模仿金属的那个劲,听上去有点装成熟的好笑感觉。
虽然风格不大合适,但卢明皓他们表演得很投入,曲子本身又燥,所以场子的反应也还不错,一曲结束后带起一阵不算小的喝彩,把朱英婕惯例要喊的 “皓哥牛逼!”都给淹没了。
卢明皓下了台直接跑到他们桌子来,多动症似的站都站不住,显然还沉浸在舞台的感觉里:“怎么样?还行吧?可热乎了!前两天才写的。”
“卢明皓!过来收拾东西了!”打鼓的女生从后台探出身子叫他。女生打扮得很酷,声音却尖尖的,像一支箭准确地穿过嘈杂的人声扎在卢明皓脑袋上。卢明皓露出一种被他妈抓包的神态,恋恋不舍地看了他们一眼,做了个“一会儿再说”的口型,匆匆跑进后台去了。
卢明皓消失在后台的当口,周围的观众突然躁动起来。程默平重新看向台上,发现下一组表演的人已经上去了,正在舞台边缘调试乐器。议论声更响了些,还有人吹了声口哨。
其中一个背着贝斯的人犹豫地晃了一下,踏到聚光灯下的话筒前。台下传出一阵欢呼和掌声,夹杂着好几声口哨,还有人喊了两句什么,听着像“丁哥”。
“谢谢,谢谢大家这么热情啊。”那人好像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过今天我不是来唱的,就是给我哥们助阵,大家别失望哈,我——”
“这是谁啊?”程默平侧过身子去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