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1/2)
第二天听说了这件事情的徐凉气得差点晕倒,在将军府里大吵大闹,得到的却是王迢风轻云淡的回应:“一介腐儒,无关紧要。”
“妇人之仁!”徐凉最后只能抛下这四个字,愤愤离去。
关于奚风扬的事情,徐凉其实一直属于犹豫的态度。王任在世时对奚风扬是相当的欣赏,当然,主要也是觉得此人知是非有能力却不能成大器,对王家权力构不成威胁;在抄斩王家这件事情上也不过是个枪头棋子。
尽管在整件事情里,奚风扬甚至为王家求过情,但已经没有人会提起了。
他找来自己的亲信,吩咐着立刻带人去追奚风扬——格杀勿论。虽然谈不上王迢是放虎归山,可奚风扬的确是条毒蛇,暗地里就要咬上一口,害你毒发身亡。高芮把人要过去不就是想留着对付他们和李扶泉吗?
一直未對天下表現出覬覦的高芮終於拿著玉玺站出來號召天下,重建高家王朝了。
在京城聽見這個消息的李扶泉雖然早有预料,可仍舊如五雷轟頂。連夜把幕僚叫進宮,略加商討後又把諸位大臣叫了過來,千方百計逼著誓忠,經過早年的清洗,鮮有直接反對者,大家自然紛紛表示忠於丞相。
這種形式上的安全感讓李扶泉自我感覺良好了一些,又自信于自己的監視系統。
輾轉反側至天明,思前想後,決定也自立為王,毕竟他如今占着京城,若不称帝又不响应高芮号召,迟早也是要成为反贼,手底下那堆人说不定要倒逼着取他性命。這世道,如今是個人就能稱王稱霸,他為什麼要憑空受禮教的限制。
首先刻帝印,隨後讓胞弟李招泉進京掌管禁軍。
找來大和尚,謊稱丞相有聖光,傳遍朝野。
他兒子更是帶著幾個心腹去懵山問道,結果抬著一塊大石頭回來了,招搖過市,弄得人盡皆知。
同行回來的還有一個老道士,瘦骨嶙峋,須發皆白,看著有那么一點仙風道骨的意思。
那這塊石頭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遇水就會顯字,寫的是“天地昭然定國安邦上启神意川流不息”。
正在和友人聊天的太傅易平云聽見以後忍不住笑,立刻假借自己內急跑去了茅廁,在後院的時候就笑得不行了。
“老爺,您何故如此開心啊?”一個小廝路過忍不住問道。
“王八想出頭,蛤蟆要吃肉,老夫活這麼久,第一次見,自然長見識。”易平云撚著胡須,信步往茅廁去。
雖然他避開了人多的地方,可惜李扶泉在兩天后還是聽見了這句嘲笑。
“太傅,丞相讓您立即進宮,有要事相商。”大太監劉仁親自請他進宮。
剛從宮裡下朝到太學的易平云還沒來得及坐下就被宣了進去。心裡有一些忐忑,但還是沒什麼太擔心的事情,自己權利平平,也從不選擇立場,老老實實教書,李扶泉能給自己安個什麼罪名呢?
罪名倒是没给他安,反而要让他留名千古。
“太傅治学育人,知晓天文地理,文能治国,武可安邦,乃当朝不可多得之圣贤;……”
易平云听着一顶顶高帽子往自己头上戴,心沉得比那冷铁还重。
“丞相念及天地神祗爱民,顺佑天意将于黄道吉日登基封帝,特命圣贤百官昭昭共承,太傅易平云主持登基大典,与天地沟通,诰命天下,钦此!”
念完喻书的刘仁没去看易平云,立刻去看李扶泉,以便得到下一步的指示。
对于登基大典一事,所有人以为李扶泉会通过佛门或干脆启用那个带回来的老道士,岂不料他直接拉易平云下水了。
在场的二十来位位大臣心思不一,可是济光的脸色特别不好,像是寒冬腊月里吹了一夜的风雪,又白又青,很不是滋味。
“怎么,济大人不满?”李扶泉自然要盯上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