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2)
密道里一片漆黑,潺潺的流水声一路不绝,一行人沉默地走着,为了不掉队,每人手上都握着绳子,一名亲兵举着火折子在前方开路。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一名亲兵忍不住嘟囔:“这也太热了吧?”
此言一出,赢得众人应和,原本沉默的一行人瞬间又变得躁动起来。一路走来,前方好似有个巨大的火炉,越往前走就越觉得热。他们身上穿了加厚的军服,背了一大堆东西,进城时还要靠烈酒驱寒,现在却恨不能光膀子赶路。
“虽酷热难耐,却是走近路所必经的坎坷。”檀灯伸手揭开身上厚实的斗篷,露出一件春夏才穿的布袍,施施然道:“也正是看到你们的衣物,我才猜测你们选错了路。”
有个亲兵见檀灯开口回答,好奇地问:“您打哪儿进的城啊?”
“我就跟在你们后面,踩着你们的脚印走。”
“难怪,之前进城时背后一阵骚乱,原来是您跟来了。”
“不......那不是我.....”
那亲兵以为他不好意思,便不再多问。
霍锦城碍于前车之鉴,不敢逼问檀灯,满腹疑问憋了一路,此刻终于可以开口,语调不由得上扬:“你怎么知道我要带人去日戎的?”
檀灯沉默。
霍锦城怕极了这种沉默,几乎片刻都等不了,赶忙换了个问题,因为语速太快,听起来倒像质问:“那地图怎么来的?密道谁告诉你的?”
檀灯又沉默。
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一众亲兵虽然之前不曾见过檀灯,却知道这人是霍锦城亲口承认的“夫人”,心里的好奇也憋了一路,但霍锦城不开口问,檀灯又不主动说,他们自然只能将疑问埋在心里。
但看现在的情形,这两夫妻似乎不太和睦啊......
众人在沉默中前行,不知过了多久,开路的亲兵停下脚步
“禀统帅,前面有两个路口,一条直行,一条位于左前方。”
“走左面那条。”檀灯抿抿唇,一只手伸到后面,握住了霍锦城的手腕,低声道:“相信我。”
霍锦城任他握住自己的手腕,过了片刻,才反手攥住檀灯的手。
他这段时间心绪不宁,脑海中不时回想起许多往事,每回忆一次他就觉得自己变老了一些。曾经年少壮志凌云,立誓征南战北,助征和帝一统天下,死后入主文渊殿或是配享太庙,马革裹尸亦无憾,这些都仿佛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实际上才短短一年时间。
霍锦城紧了一把檀灯的手腕。
走上左边那条路后,密道里的热度开始下降,众人身上的汗散尽,厚厚的军服黏在身上,一股淡淡的汗味开始在密道里蔓延,又逐渐变得浓郁。
又过了很久,前方出现一个几近垂直的转弯。
檀灯停下脚步,将搭在手上的斗篷穿好:“诸位之前出了汗,等下还是再穿点,以免受凉。”
众人一愣,还没反应过来。
“做好准备,”霍锦城率先从身后一名亲兵的包袱里拿出大氅披上,又习惯性往腰间和一只靴子里别匕首,然后将佩剑拿在手上:“快到出口了。”
一阵窸窸窣窣过后,众人变换队形,五人在前五人在后,将霍锦城和檀灯护在中间,霍锦城抖开大氅,揽住檀灯。
转过弯,众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原来出口是一处较长的山洞,洞中有天然的石台石柱,顶部挑高近十丈,宽敞得可以容下数百人。阳光照进来,冷风也随之呼啸着闯进洞中,众人被冻得一机灵
,这才惊觉走了一夜。
霍锦城一声令下,原地休整。
他带着檀灯走到石台前,将大氅的下摆垫在石台上,揽着檀灯坐下,又从怀中摸出了干粮和酒,递给对方。
檀灯默默接过,望了眼不远处围坐的亲兵,压低声音道:“那场异动......是秦大人殉国了。”
“什么?”霍锦城以为自己听错了。
“昨日......秦大人突然出现在梨凉关外......”
霍锦城打断他的话:“他就是来送粮草的,怎么会出现在梨凉关?”
“秦大人混在攻城的军队中,爬云梯的时候......”
他思绪一片混乱,根本听不清檀灯的话,唯有一个问题盘亘心中:
锦菱怎么办?
她才出嫁三个月就守寡,晟京那些贵妇会怎么说她?会像说自己克亲一样,说锦菱克夫吗?锦菱孤身一人留在晟京该如何自处?她知道消息了会不会伤心?秦老夫人还容得下她吗?
混乱中,霍锦城又突兀地想起方兴,算算日子,昨天该是方兴的百日祭。
他的惶恐不安一下子收敛,又拢成一只愤怒的猛兽,呲牙咧嘴,恨不能现在就飞回梨凉关,提着秦芝的尸体一阵咆哮质问,甚至鞭尸。
但他眼下只能咬牙切齿地念一声:“秦芝......”
檀灯伸手紧了一把他的手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