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1/2)
第八十九章:上山
身后的声音还在继续, 景玉把在场的所有人都说的面红耳赤之后才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家中的事情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 管家早就等在门外, 远远看见景玉的马车, 立刻提着衣摆快速地跑下去迎接。
景玉掀开帘子从马车上跳下来,第一句话就问道:“夫人她们准备的怎么样了?”
管家跟在景玉的身边,“夫人那边已经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就等着公爷您回来了。”
景玉“嗯”了一声,很快就走了进去。
郁氏正在指挥者家中的下人做最后的检查,看见景玉进来, 她直接让他赶紧进屋里面去换一身常服。
等到景玉出来后, 所有的都准备停当了,看着他, 郁氏问道:“你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景玉拍着手大摇大摆地走到郁氏身边坐下, 拿了一颗果子塞到嘴里,又喝了茶后才慢悠悠又得意洋洋地把刚刚不久前的事情和郁氏全部都说了一遍。
郁氏:“……”
其他人:“……”
老夫老妻了,郁氏也没由来地被景玉这么一出闹了个大红脸。
她看着下边的几个小辈,又羞又怒地瞪了景玉一眼, 看他还在得意洋洋地吃东西, 素手在桌子上面一拍, 厉声道:“还吃什么吃, 护国寺离这里至少需要大半天的车程,都现在这个时候了, 还不赶紧赶路。”
景宁几个见势不妙, 立刻溜了, 景玉还没搞明白就被郁氏拧住了耳朵,小声呵斥道:“没脸没皮的,大庭广众之下说这些干什么!”
“不是夫人你让我说的嘛!”景玉龇牙咧嘴,一脸不解。
郁氏:“……”
被气了个够呛,郁氏懒得再搭理景玉:“赶紧走!”
景玉笑嘿嘿地起身,走到郁氏面前小声道:“夫人莫气,你等着瞧,不出一日,整个玄都城所有的世家夫人都要羡慕你。”
郁氏:“你给我闭嘴……”
上了马车,郁氏把景玉赶了下去,让他去骑马。
景玉乐呵呵地答应了,还道:“正巧,刚刚下朝回来,骑马还能放松放松。”
郁氏:“……”
马车自门口出发,慢慢往城外面驶去。
玄都近日来颇为热闹,大街小巷都堆满了人。
有好些闲逛的认出来了是卫国公府里面的马车,看着前面骑着马的景玉,纷纷开口打招呼。
有好事的并且和景玉的关系处的还不错的,听了早上下朝那会儿的事儿,开口打趣道:“景公这是去哪儿啊,不陪尊夫人了!”
景玉得意洋洋地拽了拽身上的衣裳,“陪我们家夫人上山。”
边上的人紧跟着笑了,热热闹闹地和景玉说话。景宁放下帘子,缩回脑袋和景瑶互相看了一眼,忍不住笑了。
“你说母亲这会儿再想什么?”景宁看着景瑶问道。
景瑶戳了戳景宁的脑袋:“收起你脸上的幸灾乐祸,当心婶婶知道了,收拾你!”
景宁耸了一下肩膀,闭上了嘴。
马车从城中出来之后,一路上异常高调的景玉就被郁氏叫了进去,景宁她们的马车和郁氏她们的离得有点远,倒是没听清楚里面说了什么,不过过了一会儿后,景玉垂头丧气地从马车上滚下来继续骑马了,看样子肯定是被教训了一顿。
到了护国寺的时候已经是半下午了。
景宁还是第一次看见所谓的护国寺,无论她还是原主,都是第一次过来。
护国寺建在半山腰,站在山脚下望山上面看,太阳金光下的护国寺金光闪闪,林间好像掩映着一尊大佛,身披法纱,慈眉善目,倒像是真的普渡众生的菩萨。
景宁一行略微在山脚休整,家中的下人把一应的车马等放在景家早在山脚买的房子里面,又在里面收拾了一番。
景宁好奇地看着,问景瑶道:“这是怎么回事儿?咱们不上去吗?”
景瑶帮着指挥者下人赶紧收拾,这里她来的次数多,自然也最熟悉。
景瑶道:“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现在上去也没什么好看的,不如在山脚歇息一晚,养足精神之后,明天一早再上山。”
景宁站在院子往山上看,之前看见的那尊大佛再这个角度什么都看不到,倒是有些金光从浓密的枝丫的缝隙中露出来,像是披了一层圣光。
她眯了眯眼睛,对这个盛名在外的护国寺倒有些好奇。
没多久,院中的下人就过来说斋饭已经准备好了。
景宁跟着景瑶走过去才发现真的是斋饭,一点儿荤腥都没有,而且也基本看不见油花。
穿越来后,景宁的嘴巴早就被养刁了,看着面前一堆清汤寡水的东西就皱了皱眉,心中十分怀疑这些东西吃到嘴里面的味道怎么样。
像是察觉了景宁在想什么,景瑶拉着景宁坐下道:“护国寺的斋饭做的极好,咱们家的虽然比不上,但是也不太差,你先尝尝。”
景宁抱着极大的怀疑吃了一口豆腐,也不知道这豆腐是怎么做的,当真是又滑又嫩,不仅没有豆子的腥气还自带一股几位清淡的花香。
“好吃!”她看了景瑶一眼,“比咱们家的好吃多了。”
景瑶笑笑,倒是郁氏没好气地敲了景宁一下,小屁孩冲景宁办了个鬼脸,“贪吃!”
景宁瞪了小屁孩一眼。
景瑶笑了笑,解释道:“院子中的厨子和山上护国寺的师傅学过做斋饭的手艺,虽然比不上寺庙中师傅的手艺,但是也学了五六分的火候,味道自然是不差的。”
“五六分?”景宁挑眉,“那找你这么说,护国寺的斋饭岂不是还要好吃?”
“明天上了山,你就知道了。”景瑶笑笑。
小屁孩景沛“嗤”了景宁一声。
景宁揉了一把小屁孩的脸蛋,看着景瑶道:“这个护国寺这么大方,还教人做斋饭,不怕别人把他们手艺学了去啊?”
“护国寺香火旺盛,住持师傅又德高望重,里面的僧人也都清心明信,岂会有这种想法,”景瑶立刻会意到景宁的脑袋想到了什么,接着又道:“再者,护国寺百年香火,里面做斋饭的技法经过一代代的研究和传承,便是被人学去了也不担心,一则这世上并非所有人都能日日吃斋饭度日,二则这些做斋饭的技法都极为考究,若非耐得住性子,便是学会了也没什么用,只是自家偶尔吃吃还好,若是想要用来牟利,无论人力还是物力都需要耗费很多,普通人家根本支撑不起,而那些有钱的又没有必要争这些,你说呢。”
景宁被景瑶一席话说的哑口无言,比了一个我马上闭嘴的手势。
-
饭后,天已经快黑了。
山上陆陆续续下来很多人,各自往回处赶,景宁站在院子门口看了一会儿,每一个从山上下来的人的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显然今天的山上护国寺之行很满意。
看了一会儿,直到没什么人了之后,景宁才回到自己和景瑶一起住的小院。
下人正在往房间里面抬水,景宁问了之后才知道景瑶正在准备焚香沐浴,明天一早好上山。
她想了想,她们这次过来其实主要的目的就是二伯父,景瑶这么庄重,肯定也是因为明天上山祈福的事情。
她虽然不太懂,但是连忙吩咐丫鬟照着景瑶刚才做的全部都给她来了一套。
这边景宁刚刚吩咐完,郁氏就派人过来寻她了。
景宁跟着小丫鬟一起到了景玉和郁氏住的正房,行礼之后开口问道:“母亲,找我什么事啊?”
郁氏招招手让景宁过来,拉着她的手小声道:“咱们这次过来除了给你们祈福保平安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你二伯的事情,虽然以往在家中的时候也拜祭过先人,但那时候都是一起的,这次是你第一次过来,你注意切莫要胡闹,免得伤了你姐姐的心。”
景宁乖乖点头,“母亲放心,我知道的。”
郁氏拉着景宁坐下,又道:“还有一件事,护国寺虽然是佛门重地,但是毕竟建在山上,里面大大小小的院落极多,地形也有些复杂,你第一次过来,明日上山之后,你千万记住不要乱跑,一直跟着我们,听懂了吗?”
景宁继续点头,想说自己方向感很好,但是见到郁氏严肃的模样,又放下了。
过了一会儿,郁氏又道:“还有一件事,焚香祈福必须心诚,再者还要见你二伯父,我吩咐了下人,一会儿你就焚香沐浴一番。”
“我已经让我和姐姐住的院子里面的下人按照姐姐的标准给我也准备了一份了,等会儿回去后我就焚香沐浴。”景宁道,停了一下,又问道:“母亲,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或者要注意的事情吗?”
郁氏想了想,“目前看来倒是没有什么了,不过……”她皱了皱眉,过了一忽儿后才像是想起来什么又道:“对了,明天尽量穿的素雅一些,但是也不要太过于素净,免得不吉利。”
景宁一一记下来,又和郁氏说了会儿话,然后才离开。
回到院子里面,下人已经把景宁刚才吩咐的事情都准备好了。
焚香沐浴这种事情景宁之前及笄的时候不知道做过了多少次,闭着眼睛都知道具体的顺序。
她拒绝了要进来伺候的丫鬟,一个人慢吞吞拾掇好自己后才开了门。
外面已经完全黑了,里里外外都点了灯,将屋里屋外照的亮堂堂的。
景宁披着头发打开门,叫来了姜枝和姜云帮她把头发擦干,然后才对着两人道:“母亲刚刚叫我过去说让我明天穿衣服的时候要素雅一些但是又不能太素净,你们帮我看看,应该怎么选。”
虽然穿越一年多了,但是景宁还是对这些古代的穿衣技法、讲究之类的不太熟练,又因为明天的事情,郁氏都特别提点了,她也怕自己坏事儿。
姜枝和姜云立刻帮景宁找带出来的衣裳。
景宁自己平日里是不太注重这些穿衣打扮的,但是毕竟身份摆在那儿,每年每季度的衣裳都是定制定量的,再加上她年纪小,郁氏她们又一直宠着,想要不华丽也不太可能。
主仆三人在屋子里面比对了半天,最后挑了一条前不久郁氏刚刚吩咐了人帮她做的浅绿色的夏衫。
如今刚刚春日刚刚过去不久,又马上就是端午了,再加上即将到来的选秀,任何一样都是大事儿,无论是玄都城内还是她昨日在院子门口看见的那些上山的人,几乎每一个都穿红带绿的,尤其是各种红色、紫色都尤为的多,绿色不算太张扬,也不算太素净,应该还可以。
不过景宁毕竟还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事情,加上姜枝姜云也没多少经验,为了防止做的不好,主仆三个又跳了一会儿,分别又准备了两件备选。
一件粉色,另外一件则要更加素淡一些。
景宁原本是想先去找郁氏商量一下,看看这几件怎么样的,但是考虑到早就天黑了,还是先放下了。
第二日一早,天还没亮,景宁就被院子中的下人叫了起来。
景宁起床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了郁氏。
郁氏帮忙看了,让景宁就穿那件绿色的锦裳,不过早晚的天气还有些凉,她又让景宁自己备上一间披风。
早上吃的依旧是斋饭,景宁问了才知道,原来来了这护国寺以后,每日都是要吃斋饭的。
她不由想到了景瑶,每年上山三个月,那景瑶岂不是每年都要吃上三个月的斋饭。
景宁不由得佩服景瑶,斋饭即便好吃,这样吃三个月也要腻味了。
简单吃了早饭之后,景宁就跟着郁氏还有景玉他们一起上山。
这时候,天也才刚刚蒙蒙亮的模样,太阳还没有出来,早上的雾很浓,空气湿漉漉的,视野瞧着不大清楚。
到了三脚下的时候,景宁才发现这里聚集了很多的人。
男女老少,穷人、富人,基本上都应有尽有。
雾还没有散,一行人都站在山脚下也没有行动。
“怎么了这是?”景宁小声地冲着边上的景瑶问了一句,“怎么都站在这儿,不上山啊?”
景瑶今日也和景宁一样换了一件素淡一些的衣裳,头上只用了两只珠钗把头发挽起来。
听见景宁的问话,她道:“还要等等,山门还没有开,现在雾重,山上树多,路也不好走,容易出事,所以大家都在等着。”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景宁紧跟着问了一句。
景瑶仰头看了一眼,“应该快了,山上有善于观察天象的师傅,他们大致能判断出什么时候最适合上山,届时会有僧人在山上敲钟,钟声一响,咱们跟着一起走就是了。”
景宁挑了一下眉,心里面有些奇怪。
等到太阳出来,雾也就会散了,怎么还要偏偏要等到山上面的僧人敲钟,未免也太不靠谱了!
“你别不以为意,”景瑶看了景宁一眼,“护国寺所在的这座法华山绵延千里,里面草木野兽众多,即便是山脚下也有可能出现野兽,咱们贸然上山的话很有可能会遭受到野兽的攻击,唯有护国寺的钟声能吓走它们。”
景宁想了想,大致明白了。
这护国寺香火旺盛,在此地盘亘的成百上千年,应该没少和野兽什么的打交道,这应该算是条件反射。
她乖乖地闭上了嘴。
又过了一会儿,景瑶所说的护国寺的钟声从上面传了下来,层层叠进,在林间穿荡起伏,神圣庄严。
等在边上一众人立刻整了整衣冠,然后朝着护国寺的方向拱手拜了拜,这才拾阶而上。
景宁抬头望了望天,太阳还没有出来,依旧灰蒙蒙的。
景宁心中有些诧异,想了想,还是没有问出来。
从山脚下往山上被人工凿出了登山的石阶,多年来被踩踏,很多凹凸不平的地方几乎已经完全被磨平,倒像是打磨光滑平整的一样。
从山下到山上有一处停留的石台,石台很大很宽敞。
景宁她们刚一踏上石台,刚巧,第一缕太阳光线升起,穿透厚厚的浓雾直接照射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乍一看见太阳,景宁下意识眯了眯眼睛,过了一会儿后才算适应。
景宁从上往下面看,从平台这里开始,整座山就开始陷入了更加葱浓的环境,明显看着上面要比下面的地形更复杂些。
景宁不知道这个时间是碰巧还是山上的僧人算好了,但是瞧见旁边别的人的脸色都很正常,像是见惯了的模样,她也没有开口。
倒是边上的景瑶解释了一句,“寺庙中的师傅每天都会算好时间,一般来说,等我们这些香众从山脚下到这个平台,正好是太阳出来的时候,接下来的山路也就好走多了。”
果然是算好的!
景宁虽然对那些神神鬼鬼这些封建迷信不相信,但是这种明显就是应该根据一些方法计算出来的,倒也令人佩服。
到山上还有一些时间,景宁跟着一起到了山上寺庙门口的时候,正好雾也全部都散尽了。
寺庙的门口是一个非常宽敞的平台,四周种了联排的古樟树。
参天的古樟树,枝丫遒劲交缠,一看就是上了年纪的了,每一颗看着至少要好些汉子手拉着手才能环抱。
古树参天,几乎把整个平台都围住了,清晨的光线也并不多浓密,站在树下,太阳照射不进来,又黑又暗。
微风一吹,古樟树的特有的清香在四周飘荡,特别的提神醒脑。
穿过古樟树群,再往后就是一座非常大的佛像,金光闪闪的,非常像景宁昨天在山脚下看见的。
大佛的面前是一座非常大的香炉,香炉里面插了不少的香,四周烟雾缭绕的,多吸几口气都能呛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