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1/2)
婉宁坐在肩舆上,远远看见惠帝与张皇后的仪仗到了漪兰殿门口,她想了想,吩咐方姑姑:“慢些走。”
方姑姑知道她不想与惠帝夫妇当面碰上,忙挥手示意抬肩舆的太监放慢脚步。
惠帝那头却看见了她们,也不进殿,竟就那样立在了原地等,直到太监们将婉宁的肩舆放到漪兰殿门口,纷纷跪地行礼。
惠帝看也不看他们一眼,只拿一双眼盯在婉宁面上。
婉宁只作未觉,就着方姑姑的搀扶下了肩舆,朝着惠帝微微点头:“皇上。”
惠帝因着灌药那事,原还有些讪讪地,正不知要怎样同婉宁说话,见她神色平和淡然,仿佛全然忘了前事一般,心下就是一松,不由笑道:“朕这些日子政务繁忙,一直抽不出空来看你,你身子可还好?”
“挺好的。”婉宁言简意赅地道。
惠帝已有大半年未见婉宁,如今见她虽小腹高高隆起,其他地方却更显玲珑有致,且冰肌玉肤、容颜娇美,眼波流转处似有情意无限,语声娇柔碗装,短短两三个字却似黄莺初啼,一眼之下只觉比往日更多了几分妩媚风情,一时竟看得出了神。
四下登时静默,随侍的宫女太监都十分右眼色地低下头去。
张皇后就立在旁边,见此情景,气得差点晕死过去,忙赶上前两步,笑着对惠帝道:“皇上,时辰不早了,咱们也进去罢,”又转头望向婉宁,道:“皇嫂也一道进去罢。”
张皇后比婉宁大了十几岁,换在从前,她是宁可尊称婉宁一声娘娘,也不愿当着下人们的面称与自己长女差不多年纪的婉宁为嫂嫂的。
不过,眼下却正要借这一声“皇嫂”,喊醒她那已经色令智昏的丈夫。
果然,惠帝闻言面色一沉,目光却自婉宁面上收了回来,有些不悦地瞥向张皇后。
张皇后立刻垂下了眼帘。
婉宁将二人神色看在眼里,却是一脸的浑然畏惧,叫过一旁的薛美人,笑着道:“还不给皇上、娘娘请安?”
薛美人原本立在后面,闻言心中狂喜,忙上前一步,盈盈地屈膝拜下去:“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给娘娘请安,娘娘金安。”口中说着话,已十分大胆抬起头来,朝惠帝嫣然一笑。
惠帝被薛美人笑得一怔,目光在她面上转了一圈,口中问道:“你是何人?”
“回皇上,”薛美人脆生生地回道,“嫔妾薛氏。”
婉宁在旁插口:“皇上,这是红袖馆的薛美人。”
不是他的妃嫔,却有美人的封号,不用说,必定是先帝的嫔妃了。
惠帝就道:“听闻先帝雅好收集美人,今日一见,传言果然非虚。”
薛美人俏脸魏红,娇声道:“多谢皇上夸奖。”
先帝好色,常年命人在各地搜罗美人,这是满朝上下都知道的事。惠帝这样说,正是暗讽先帝荒淫,薛美人却只当他称赞自己美貌,还大咧咧地谢上了恩。
又见薛美人容貌虽不及婉宁,却也生得娇俏动人,不时拿眼偷觑他,眼波流转,分明带着□□裸的挑逗,惠帝哪里看不明白?忍不住朗声大笑起来。
张皇后的面色却已隐隐发青。
婉宁在旁看得分明,嘴角微微上翘,出声道:“时辰确实不早了,我们进去罢。”说着,将手虚虚地搭在了薛美人手上。
好在那薛美人懂得见好就收,见机也快,忙扶住婉宁,恭敬地应了个是,再不敢到处乱看。
婉宁便与惠帝、张皇后虚应几句,一道入了漪兰殿。
殿中早有惠帝的十数位嫔妃等候,见几人进来,忙起身施礼。
婉宁还是头一回见惠帝的嫔妃,一眼之下,不禁有些错愕。
只见当先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白净的面皮,银盘一样的原脸儿,细眼睛、淡眉毛,小小一张樱桃口,穿了件鹦哥绿团花的杭绸褙子,秋香色五福捧云的马面裙,带着赤金镶祖母绿的头面,虽然眉目温和、神情柔顺,打扮得却太过老气,又因不过中人之姿,看着就很有些平庸了。
再看她身后众人,容貌皆十分寻常,只有两个略出挑些的,却眼神飘忽、神色闪躲,一副畏手畏脚的做派,十分上不得台面。
婉宁看向惠帝的眼神就有了几分复杂——难怪他会对自己心生邪念!
不过,,两川虽不及京城繁华,却也是物华天宝之地,惠帝的侧妃妾侍们却如此平庸,是两川无美人,还是……
婉宁含笑的目光就轻飘飘地在张皇后如老僧入定一般的面上滑了过去。
“平身。”惠帝道。
众人忙谢恩起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