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斗龙舟(1/2)
荷渊渚每年端午都举行“斗龙舟”。“斗龙舟”和别处的“赛龙舟”不一样。
“斗龙舟”是我们村联合附近几个村一起举办的。每个村出两条龙舟,到端午这天,分组在“小庄口”和“高庙”会和,然后从这里出发,到荷渊潭碰头。沿途具体路线是祖辈设计好的,两个出发点到荷渊潭距离相等,公平合理。
每年插完秧,村里的男人们就开始聚在一起商议龙舟出新事宜。龙舟不用每年做新的,只在旧龙舟的基础上翻新。重新上漆、描画纹样是最基础的,“创意”是翻新的重点。村里男人们聚在一起,商议的是如何在老龙舟的基础上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样式。一年,我阿爸出主意,在龙舟嘴里安装灯泡,将灯泡装饰成龙珠的样子,样子一出,立即轰动。还有一年,外村将龙舟尾巴做成活动式的,龙舟前行中,尾巴能摆动,也轰动无比。一年一年,创意越来越难,人们在龙舟的造型上求变,最早的长形瘦身的龙舟,逐渐变成双层的,有的龙舟船身还加逼真的龙爪。工艺上更是精益求精,最早插在龙舟上的小旗,用彩纸做成,后来改彩布,后又直接变成丝绸,彩旗上的图案也由贴片,变成直接刺绣,至于像是丝绦等物,更是越发讲究。后来,那些龙舟好些都进了省民俗博物馆。
在没见到别的村里龙舟前,我们都觉得自己做的是做好的,但真到“斗龙舟”那天,我们又会发现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比创意,比工艺、比造型,是“斗龙舟”的一项重要内容。
端午这天一大早,大人孩子人人手里拿粽子出门,一边吃一边人赶往“小庄”或“高庙”。龙舟在那两处整装待发。在“斗龙舟”之前,人们可以观赏龙舟,随意点评。
对于小孩而言,装饰再华美,看上两眼即可。我们更喜欢看龙舟开拔。“开拔”相当于听号令起跑。发号令的是一枚礼炮,礼炮一响,首条龙舟便向着荷渊潭划去。与此同时,在高庙处的龙舟也在向荷源潭划去。
从两处出发地到荷渊潭,两处距离至少两公里。大人一般在出发地看完最后一组龙舟开拔后,便赶紧赶到荷渊潭看最后一场“龙舟斗”。最后一场“斗龙舟”最震撼。
小孩子最贪心,既想看三场龙舟开拔,又想看“赛龙舟”,更想看全三场“龙舟斗”,于是两条龙舟划道上,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孩子在奔跑。孩子们的乐趣全在这奔跑之中,奔跑成了这一天孩子快乐重要组成。
辉哥自有一套看龙舟的经验。首先要穿长袖长裤,这样在河梗上跑时不会被野草叶子划伤;其次要早起,所有的龙舟天刚亮就到齐,去迟了挤不进人群;最后,要想看齐所有龙舟开拔和“斗龙舟”,就要省略“赛龙舟”,超近路赶往荷渊潭。
辉哥怎么说,我怎么听。我早就明白听辉哥不会有错!
“斗龙舟”前一晚,我在辉哥家过夜。第二天早上,辉哥叫醒我,然后带我出门。此时荷渊潭已经有人了,河梗上也有人了,我们不是最早的。我们要去小庄口。去小庄口会路过吉庆街。
小时候看吉庆街很大很繁华,其实吉庆街很小很普通。吉庆街东头是一家碾米店,紧挨着碾米店是一家油坊,两家是两兄弟开的。吉庆街西头有一家百货店,在孩子眼里那也是很大很繁华,店里有许多吸引小孩子的东西,比如自动铅笔、十二色的水彩笔、圣斗士奶糖和橘子汽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