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西都
首页 > > 望西都 > 第6章 廷议

第6章 廷议(2/2)

目录

“要想胜敌,火器不可或缺。”陆择戎言简意赅地答道。

虞昭月看他一副谨言慎行的样子,意味深长的瞥了他一眼。陆择戎话音刚落,众吏又开始争辩。

“陛下,和平时期,便不用投入太过来秣马厉兵了。民生才是陛下首要关注的事!”户部顾麟上前一步,行揖礼道。

“顾尚书说得好像陛下不顾民生一般。陛下心系国计民生,你可是看不到陛下扩的福田院和设的司农监吗?”工部尚书马思杨道。

尚书右丞史新道:“不秣马厉兵,如何收复中原?难道顾尚书想将北方的河山让给那姓方的乱臣贼子?”

眼看又要吵个没完没了了,陈太傅在一片争论声中开了口,“陛下,听老臣一句话!这事还需陛下仔细思量。无需着急,还待日后商议。”

“唉,好吧。今日就到这里吧,散朝。”虞昭月心累地抚额。

众官员行拜礼后,列队整齐地退出殿门。只有个别官员被叫去垂拱殿议事,陈志行就在其中。

“陛下,我先前同你说的话,都忘记了吗?”陈志行气得直捋胡须,“机巧院和江北制造局必将壮大武将一派,其中受益最多的定会是平武侯!先前就告知皇帝了,提防平武侯!可陛下您却充耳不闻!万一局势失衡,那就难以收拾了!”

中书令隋盛听得在一旁坐立不安,只好强颜欢笑地劝道:“陈太傅镇定……不必如此大动肝火……”

“唉,可若无火器之利,将来北伐难得全胜啊。”虞昭月为难地说道,“收复失地是皇兄的遗愿,亦是朕的愿望。现今所做之事,皆为了将来北伐可以顺利。”

“内患隐忧尚且不得处置,北伐时必定为其所累!”陈志行重重地一拂袖,转身出了殿门。

隋盛被陈志行的骄矜震惊了,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哑口无言地杵在那里。早就听闻陈太傅专横跋扈,如今还变本加厉了。

“看来今日这事是议不了了,你们先回去吧。改日再议。”虞昭月面带无奈地摆摆手。

“是。”隋盛及两位同僚行了礼,退出了殿门。

虞昭月被陈太傅下了面子,也不见恼怒,靠在椅背上定定地望着眼前的奏折出神。半晌后她开口道:“刘素,去唤大理寺卿卢淮来。”

文官最怕武官得势,一旦武官得的势过了头,文官在朝中会受到排挤和压制。因而文官一直崇尚文武势力的平衡。武官势大不利于朝局稳定,反之亦然。文官不应为这所谓平衡,妨碍帝王将行的计划。况且,谁势大,平不平衡,最终都应由皇帝说了算,而不应是臣。

虞昭月虽然面上不显露,但她心里是这么想的。

三天后,御史中丞坐收受贿金、用职权之便排除异己,被下狱,剥夺官职。御史台中四名与他相熟的御史也受牵连,被免职。向御史中丞行贿的官员也被供出,其中就有户部尚书顾麟。原本顾麟只是被贬职,迁骊州太守,没过几日,大理寺又查出顾麟贪污国财,皇帝下诏将其被流放到边远地区。户部侍郎原本可以升迁,没想到自己在地方任职受贿的旧案翻出,到狱中和御史中丞做了伴。

这一桩一桩的案子来得猝不及防,仔细一想,却能琢磨出蓄谋已久的意味来。陈志行在朝中的势力折损得防不胜防,一个又一个人证物证卡死了所有余地。虞昭月铁了心要立此院此局,哪怕是宠臣,也不能当道。陈志行忽然意识到,自己已被皇恩浩荡和皇帝宽厚温和的外表麻痹了太久。

陆择戎听闻这几日的风云动荡,不禁笑了起来。收复失地是她的执念,为达此念她必会百计千谋。

经过这一轰动朝野而迅如雷霆的“御史案”后,朝中有眼色的都噤声了。机巧院设立,皇帝委任官员去民间搜罗人才,并指派工部去完善江北制造局的草图和负责江北制造局的修建。一切都如了皇帝的愿。

与此同时,皇宫中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上元节的春宴。

</p>

目录
返回顶部